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发布日期:2014-01-06
刚刚过去的2013年对中国信息服务行业而言,可谓意义非凡,信息消费政策、“宽带中国”战略、4G牌照发放、移动转售业务许可等一系列跨越式突破都将载入行业史册。相比对政策实施状况的宏观论断,年末的行业数据似乎更能说明问题。
2014年1月3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13年12月的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6%,其中,信息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继续位于60%以上,企业业务总量明显增长。
信息服务业之所以保持高位运行,首先缘于信息技术的日益提高,以及信息服务产品种类的不断丰富,促使市场需求迅速增长;另外,信息服务业对拉动内需有重要作用,国家对其扶持力度较大,市场和政策两方力量的共同作用促进了信息服务业的大发展,中投顾问IT行业研究员王宁远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
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电信业务收入突破1万亿元,3G移动电话用户净增1.5亿户,全国4M及以上宽带用户占比达到77.4%,智能手机销售量增长83%。业内人士表示,电信业不仅迎来发展环境和发展质量的重大突破,更是成为国民经济转型升级的强劲动力和服务民生的重要力量。
伴随着行业的稳健发展,信息服务业能否持续在快车道行驶成了业内外更为关心的话题。在王宁远看来,电信业保持目前良好运行态势的可持续性较强,首要原因是我国信息服务行业发展方兴未艾,市场潜力巨大,国家在政策上也给予了有力支持。
就拿2013年12月来说,工信部在这一个月内高效发布了3个影响空前的行业政策:12月4日,正式发放4G牌照;12月22日,调整网间结算资费;12月26日,发放首批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许可。
“4G牌照向三大运营商正式发放,标志着我国电信进入4G时代,将撬动4G网络建设、终端设备制造、运营服务、信息服务等通信产业链上巨大的规模市场。”王宁远指出。
工信部和中科院等权威部门和机构预测,4G网络前期建设拉动的投资规模在5000亿元左右,网络正式商用后,还将带动终端制造和软件等上下游行业,产业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大关。
年末的移动通信转售许可,为喊了多年的“民资进入电信行业”真正敞开了大门。工信部总工程师张峰表示,作为电信领域向民间资本开放最核心的内容之一,移动通信转售业务是当前通信行业发展的重点、热点和增长最快的领域。长期来看,民间资本进入移动通信领域,必将进一步激发市场竞争活力,有助于优化市场竞争格局,提升竞争层次和服务水平。
除了政策方面的积极支持,王宁远表示,消费者对信息消费的习惯性和进行信息消费的稳定性较强,是信息服务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来自中国移动某营业厅的营业员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自从4G牌照发放之后,前来咨询4G手机终端、升级手机4G卡以及相关业务的消费者络绎不绝。
易观智库近日发布的《2013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移动互联网网民达到6.52亿,移动网民呈现爆发趋势,移动消费规模将不可小觑。
王宁远认为,似乎占尽了来自政策和市场种种有利条件的信息服务业,在未来几个月仍可能面临隐患,主要表现为在4G建设前期投资回报率不高,目前4G处于萌芽阶段,需要一段市场培育期,相关企业才能实现盈利。
中国移动集团公司副总裁李正茂以及其他业内专家均预测,2014年下半年4G终端会成为主流。那么在这半年到一年的空当期内,信息服务业如何稳步前行是一个值得细细揣摩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