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07-10-22
商品批发市场在构造商品贸易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成了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服务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批发市场也成了推进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新的流通方式的重要试验田。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丁俊发近日表示,我国批发市场正向第三代、第四代过渡,并实现商品交易市场的全面提升。
商品质量得到保障
中国的商品交易市场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从假冒伪劣的集散地,偷税漏税的特区,藏污纳垢的辟谷所,发展到目前的具有安全保障的商品交易的主战场。
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近日表示,全国大中城市的676个批发市场年底前将100%纳入质量安全监测范围,这是国务院规定的一个硬指标、硬任务,决不能含糊。
据介绍,现在全国大中城市应纳入监管的有676个批发市场,其中479个已纳入到监管范围,比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之前提高了15个百分点,还有29%的批发市场年底前要全部纳入监管范围。所谓监管,就是这些农产品批发企业要全面建立包括责任制度、检测制度、台账和记录制度、产品质量报告等制度。最重要的是全程监管,建立一个农产品全程监管的追溯制度。
记者了解到,目前农业部已经在全国初步建成了比较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体系。检测范围已经扩大到全国37个大中城市蔬菜农药残留的检测,36个城市畜产品“瘦肉精”和22个城市水产品药物残留的检测,已获得有效检验数据100多万个。此外,从1988年开始,农业部在全国建立了323个国家级和部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中心,建立省、市、县的检测检验机构有1780个。
销售额占了半壁江山
目前全国有近8万多个批发市场,成为中国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批发与零售的主要业态,2006年全国亿元以上批发市场销售额达到3.7万亿元。特别是农副产品、建材等批发市场,已成为全国农副产品与建材商品流通的主渠道,对全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满足生产建设的需求,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国家统计局统计数字显示,全国成交额在亿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场有3875个,从亿元市场数、摊位数、营业面积与成交额分析,中国商品交易市场仍处于较快的上升区间。2006年与2005年相比,五金电料类增长49.3%,汽车类增长39.1%,化工材料及制品增长36.1%,金属材料增长32.2%,建材增长22.1%,金银珠宝增长52.1%,文化办公用品增长47.6%,家具类增长39.7%,书报杂志增长33.3%,电子出版物增长35.6%,食品饮料增长27.6%,纺织服装增长21.3%。
来自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共4370家,其中产地市场1500家左右,销地市场2500家左右;2006年,全国交易额亿元以上农产品批发市场达到772家,比2005年增加了161家,其中,交易额亿元以上农产品综合市场223家,亿元以上专业批发市场549家。
2006年,中国农产品批发交易总额约为1.1万亿元,约占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的6%,占农业生产总值的44%。全国经由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的农产品比重高达70%以上,并且这一比例仍在继续升高;在全国大中城市中,经由批发市场提供的农产品比例约占80%。
中国商品交易市场在中国商品流通中,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批发市场已成为带动当地特色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成为富民一方的有力支撑,也是使一些城镇、一些产品打进国内外市场的重要杠杆。批发市场已成为城乡结合、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增加就业的重要途径,目前,从事批发市场的就业人员有1000多万,加上市场相关人员与他们的家人,实际上稳定了3000多万人的生活保障。批发市场培育了一大批企业家与商人,生活资料批发市场低廉的商品价格满足了广大低收入阶层的需要,在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并不完善的情况下,起到了一种补充作用,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方面。
升级改造提升竞争力
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会长马增俊说,农产品批发市场正进入全面升级改造时期,亿元以上交易额的市场已经全部进行了升级改造。原国内贸易局、农业部、国家发改委曾先后对各地农产品批发市场配备检测设备和信息化设备提供了资金和国债贴息支持。检验检测和信息提供等服务能力得到增强。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批发市场正处于向现代化推进中。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丁俊发认为,商品批发市场正向第三代、第四代过渡,从综合市场向市场细分转变,从单功能向多功能转变。
丁俊发介绍,第一代的特点是指马路市场或临街租用一些房子开设的简易市场,或在一块空地上建立的露天市场,实行摊位制、包税制或免税制,管理比较粗放。第二代是新建了一定的市场建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