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07-08-21
【来源:中国信息报】
由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CVIA)主办的“第四届(2007Q2)CRC会议”(即中国彩电行业研究季度发布会)日前在北京举行。会上发布的《中国彩电行业发展蓝皮书-2007年上半年盘点》(以下简称《蓝皮书》)显示,彩电市场的格局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市场呈现液晶电视机独家高速增长,其他产品类型或停滞、或衰减的局面,而各产品类型内部结构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上半年产量小幅增长,产品结构继续调整
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上半年,彩电产量继续保持了小幅增长的态势。行业总产量为3835万台,产销率达99.8%,产销衔接较好,企业以销定产能力明显提升。分析各类显示技术彩电的产品结构,数据表明,与上年同期相比,CRT彩电的产量比重从77.1%下降了9.6个百分点,为67.5%;液晶电视机的产量比重从19.3%提高了11.5个百分点,为30.8%。产品结构调整步伐和先前预期基本吻合。
值得关注的是,上半年彩电出口同比明显下降,全行业共完成彩电出口1830万台,同比减少了7.9%,出口占总产量的44.7%。CRT彩电出口同比减少21.9%是整个行业出口萎缩的主要原因。
从第二季度看,出货量为1879万台,比上季度减少2.3%。外销明显减少,全行业减少13.3%,其中CRT减少27.9%。彩电行业连续两个季度出口量同比减少,且幅度加大。二季度,CRT彩电出口较一季度有所增加,但同比却连续两个季度下降超过13%,平板化对行业的压力加大。二季度液晶电视机的出口量同比增长22.1%。
从国内销售市场看,上半年国内彩电市场总体规模实现了持续增长,同比增长约4.2%,销售额实现同比11%的较高增长;彩电市场的格局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市场呈现出液晶电视机独家高速增长,其他产品类型或停滞、或衰减的局面,而各产品类型内部结构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CRT电视机销量平稳下降7%,液晶电视机销售额比重达54%。《蓝皮书》指出,上半年度,CRT电视机市场同比平稳下降7%,仍占有整体彩电市场79%的比重。但是超薄CRT电视机的增长依然强劲,增长了近2倍,并已超过2006年全年的销量,占到CRT电视约17%的比重。
2007年上半年,液晶电视机市场依然高速增长,上半年同比增长率高达140%,占总体彩电市场的18.7%。但是,液晶电视机的销量在第2季度的同比增长率回落到105%,且比第1季度下降15%。
大屏幕液晶电视机比重趋稳,50英寸等离子达16%。数据表明,2007年上半年液晶电视机规格结构逐步趋稳,40英寸及以上大屏幕液晶电视机基本稳定在33%左右的比重,而32英寸液晶电视机的比重已经持续稳定在36-38%左右。2007年上半年等离子电视机的规格结构发生了巨变,50英寸比重达到16%,第2季度甚至高达21.6%,而42英寸WXGA(符合中国高清标准)规格产品的比重迅速提高到26%,普通的42英寸VGA产品(标清)比重则首度下降到41%。
行业竞争环境变化明显
与彩电行业结构发生快速变化相对应的是,行业竞争环境的今非昔比。比较明显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国外品牌加大对国内大屏幕平板电视机市场的竞争力度,给国内品牌带来较大压力。中国彩电行业在CRT时代建立的产业链优势,正在让位于新的平板电视机产业。但由于我国平板电视机产业配套不健全,国产品牌缺乏产业链的配套支持,在行业的垂直整合上面临诸多限制,整个行业建立在CRT产业链上的显著性价比优势正在失去市场竞争力。而外资品牌依托上游资源整合优势,以超过国产品牌的频率和幅度发动价格战,所带来的结果是外资彩电市场份额的快速上升。根据监测,从2007年上半年,外资平板大屏幕电视机的降价幅度平均在10%以上。与此对应的是,外资品牌的平板电视机市场份额超过了50%。
二是出口市场上涌现出许多中小加工企业,低价竞争有所抬头。这些问题,也是当前彩电行业实现进一步增长和转型成功必须面对和深入探讨解决的重要问题。
行业发展应警惕平板空心化危机
在发布会上,信息产业部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运行司胡敏谦副司长称,当前我国彩电行业正处于模拟技术转向数字技术、CRT显示技术转向平板显示技术的转型发展期,这次转型具有全球性和多元化的显著特征,以日、韩以及我国台湾省加快FPD(平板显示器)产业的发展为主要表现,引发了全球彩电制造业新的竞争格局。彩电平板化对中国彩电行业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他指出,机遇主要在于平板化提升了彩电产品的价值,可满足消费者高清晰、大屏幕的观看需求,不仅是对原有消费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