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徐州市商业联合会】
2007年上半年全市商贸企业紧盯市场需求变化,加快品牌和结构调整,深化企业改革和内部机制变革,勇于创新,强化优质服务,消费品市场持续稳定较快增长,1-5月全市消费品零售总额223亿元,同比16.1%,预计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达265亿元,同比增长16%。实现了全市商贸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一、上半年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及特点
据对25家企业监测情况看,上半年共实现销售26.4亿元,同比增长29.7%。整个市场呈现出假日经济形势喜人,婚庆经济、晚间经济、住宿餐饮拉动消费明显,消费结构持续升级,品牌效应持续放大,商圈引力和名品名店带动力不断增强的趋势。
1、市场需求日趋旺盛,消费总量不断攀升。今年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富民强市进程加快,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较快。2007年上半年,徐州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695.39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9.0%,人均消费性支出4997元,增长23.%。受国家惠农政策、农产品价格上升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居民收入稳步增加。预计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328元,同比增长16.2%,农民人均生活消费现金支出2560元,同比增长17.9%。各类保障措施的逐步完善和收入的增长,使广大城乡居民尽可放心消费。上半年,销售增长超过三成的企业占列统单位的34.78%,其中,五星电器增长73.5%、永乐电器增长51%、友谊商场增长42.73%;新合作超市通过大力拓展农村市场,自营和加盟店已达102家,销售额同比增幅达75%;淮海蔬菜批发市场和黄淮农副产品批发中心共实现了22.36亿元的交易额,交易量达21.56亿公斤。
2、消费升级速度加快,结构调整周期缩短。在主要消费品销售同比中,烟酒类增长31%、穿着类增长25%、化妆品增长25%、黄金珠宝增长23%、食品类20%、家电17%。在主要传统消费品依然保持强劲上长势头的同时,居民消费结构正在从以吃、穿为主向以住、行、教育、文化消费为主转变,消费档次向优质、高档化迈进,消费样式越来越多样,以城市追求舒适享受型、农村追求小康型为特点的消费结构正在形成。花钱买健康、买知识、买时间、买时尚、买新鲜成为居民新的消费观念,住房、汽车、信息、旅游等消费需求的增长促进了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各家电连锁企业抓住消费升级换代的机会,宣传大型平板电视、数字产品、进口产品等高端电器,高消费的时代已初具雏形。
3、促销浪潮层出不穷,掀起阵阵消费热潮。促销是消费品市场主要的营销手段,今年的市场促销手法与往年相比又有新的特点,促销形式呈现出多样化:一是节假日促销。徐州商家做足节日这篇大文章,一季度几乎月月有节,为商家提供了充足的促销契机。针对各自不同的消费群体有的放矢,活动服务并重,凸现特色特价,使得今年的营销活动得到了质的变化和升华。如:金鹰国际的“尽享乐购之旅―长假精品会展”,对来自六县、连云港、宿迁、枣庄、商丘、淮北顾客除享受各项优惠外,单笔消费满200元以上赠送饮料一瓶、礼品一件;中央百大上半年举办了27次大型促销活动,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二是主题促销。以春节、元宵节、情人节、三八妇女节、端五节等有特定意义和文化内涵的节日为主题,满足消费者在特定节日的商品需求和文化传承。如白云百货利用“3.8妇女节”和“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开展10多次主题营销活动,带来了人气。三是特定群体促销。中心时尚大道将客户定位在30岁以下,以青春时尚运动系列商品为主,提出了“你快乐我就快乐”的口号,坚持每月举办一次大型宣传活动,开业以来商户入驻率一直在100%,效益稳定增长,在繁华的中心商圈站稳了脚跟,确立了自己的独特地位。一些商家与银行联手,发行联名卡,以一定的优惠措施吸引高端客户,一方面巩固原有消费群体,另一方面扩大影响,吸引更多的潜在消费者。四是明星名人助阵促销。张铁林、陈坤、穆铁柱、好男儿浦巴甲、刘嘉玲等多位影视界娱乐明星应邀来徐为品牌宣传代言,在促进品牌商品销售的同时,聚集了人气和带动了其他商品的销售。
4、餐饮市场需求扩大,消费稳中见旺。1~6月份全市餐饮业实现零售额33.8亿元,同比增长16.3%。住宿业零售额2.77亿元,增长18.1%。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消费习惯的改变和厨房社会化进程的加快,使外出就餐和购买半成品食品的比重不断增加,拉动了餐饮业的增长。徐州的婚庆市场依然红火,有力地带动了餐饮业的繁荣,同仁居最多一天接待了9对新人同时举办婚礼,创下徐州婚庆和宴席之最。餐饮市场火爆,吸引了南京、杭州等众多外地餐饮企业入驻徐州,激烈的竞争促进了本地餐饮企业不断调整经营思路,纷纷赴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