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首页»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欧新黔:努力推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步伐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06-07-12

【来源:经济日报】

一、我国现代物流业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物流概念是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引入我国的。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与重视下,在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和广大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现代物流取得了较快发展,由起步阶段开始迈向理性、务实、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物流需求持续高速增长,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平稳下降,物流业增加值稳步上升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联合统计,2004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达38.4万亿元,同比增长29.9%,比2001年增长了一倍,是近10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2005年上半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22.5万亿元,同比增长25.4%。2004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21.3%,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在煤电油运全面紧张、运价上涨的情况下,保持这样一个水平是非常难得的。从近几年的变化情况看,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总体呈平稳下降的趋势。2004年,国内物流业实现增加值8459亿元,占GDP的6%,占整个服务业增加值的19.5%,同比增长8.4%,增长速度快于整个服务业。今年上半年,物流业增加值为4396亿元,同比增长12.2%,占服务业全部增加值的20.9%。其中流通加工同比增长25.8%,配送同比增长27.3%,包装同比增长28.5%。现代物流业已成为我国第三产业中的骨干产业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二)各类物流企业快速成长,物流经营管理和服务创新出现新的局面

经过几年发展,我国物流市场上形成了由多种所有制、不同经营规模和各种服务模式共同构成,各具特色的物流企业群体。一是原有的国有物流企业通过重组改制和业务转型,向现代物流发展,已成为我国物流市场的骨干力量。如中远物流、中海物流、中外运物流、中邮物流、中国储运、中铁快运和招商局物流等几大国有骨干物流企业等。二是出现了营业收入超亿元甚至10亿元的私营物流企业。如广州宝供、浙江传化、天津大田、广东南方、北京宅急送、黑龙江华宇、上海远成、大连锦程等。三是一大批外资物流企业,特别是世界知名的跨国物流企业,纷纷进入我国物流市场。如丹麦马士基、美国总统轮船、英国英运、荷兰天地、日本日通、美国联邦快递、联合包裹、德国邮政等。此外,港台许多物流企业进入内地。如香港和记黄埔、嘉里物流、利丰集团,台湾大荣、长荣等。

各种类型的企业发挥各自优势,在竞争中相互合作,促进了经营管理和服务创新,出现了仓单质押融资、区港联动、供应商管理库存、精益物流、物流地产等新的经营服务模式。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从1999年开展仓单质押融资监管业务,先后为500多家客户提供了150亿元的质押融资服务。通过物流企业的中介监管服务,促进了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融合。我国首个保税物流园区-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自封关运作以来,已引进东方海外、商船三井、敦豪、日通等15家著名的国际航运集团和跨国物流企业,2005年上半年进出园区货物总值达20亿美元。通过区港联动,促进了保税区和港区一体化运作,提高了国际物流效率。宝供物流企业集团为一家电器制造企业实施物流系统优化改造,使该企业全国库存点数量由原来的260多个经营部减少为35个区域配送中心,产品周转天数由65天降低到24天。浙江传化物流基地到目前已引进380多家物流企业,吸引了12万辆社会车源,服务于萧山及周边地区7000多家工业和商贸企业,成为当地高效便捷的物流枢纽。

(三)生产制造和商贸流通企业引进现代物流理念,优化企业物流管理,促进了资源整合和增长方式转变

许多生产制造企业开始重视现代物流的应用,以订单为中心改造现有业务流程,在生产组织、原材料采购、产品销售、运输和仓储等方面实行一体化运作,非核心竞争力的业务外包形成趋势。如青岛海尔集团按照现代物流理念实施流程改造,完善供应链管理,流动资金周转天数控制在28天以内,即周转次数13次/年(去年全国工业企业流动资金周转次数平均为2.16次/年),提升了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TCL电器、四川长虹、青岛海信电器、中国核工业集团等与中远物流结成战略同盟,共同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无锡小天鹅集团2001年8月与中远物流等企业合资组建了安泰达物流有限公司后,集团专业物流部门人员由过去的20多人减少到4人,物流成本平均降低38%,充分显示了专业物流的优势。

商贸流通企业加快改制重组,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统一配送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近几年来,我国商业连锁企业年销售额年均增长在30%,2005年上半年,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