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06-03-27
【来源:经济日报】
来自商务部市场运行司的预测称,今年全年将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万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3%,国内消费品市场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态势。
商务部市场运行司的分析认为,今年夏粮增产了74亿公斤,预计2006年下半年,粮食类价格走势将基本平稳,与粮食相关的部分农副产品的价格也将基本保持稳定。部分农产品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市场价格会进一步回升。如禽蛋类随着市场消费信心增加,需求转旺,价格逐步回升。部分家用电器和家装材料受上游产品价格持续上涨的影响,价格传导作用开始显现,预计下半年家用电器类产品市场价格将呈现稳中趋升态势。
按照商务部市场运行司的判断,下半年生产资料市场需求依然旺盛,市场价格高位运行,全年生产资料销售总额预计17万亿元,增长16%。他们认为,上半年国家有关部门相继调高了贷款利率、成品油价格,这些涨价因素将会在生产成本中逐渐体现,预计全年生产资料价格继续保持小幅上涨,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3%。受上半年市场价格的不断上涨和市场需求增长的影响,部分行业投资积极性依然较高,新增产能将陆续释放投产,预计全年钢产量将会突破4亿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5%左右,汽车产量将突破700万辆,增长20%以上。
分析今年上半年国内商品市场运行,商务部市场运行司认为呈现四个特点:一是消费品市场快速增长,城乡市场增长差距缩小。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6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3%,增速提高0.1个百分点。另据商务部监测,上半年全国1000家重点流通企业零售额比上年同期增长16.3%。其中,大型百货店零售额增长15.7%,大型综合超市零售额增长17.6%。农村市场消费增速加快,城乡市场差距有所缩小。前5个月农村市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累计比上年同期增长11.7%,增速提高近1个百分点。
二是生产资料销售稳步增长,市场供求总体平衡。上半年全社会生产资料销售总额约为8.2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9%,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2.8个百分点。30种主要生产资料资源总量平均增长17.1%,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3.8个百分点;需求总量增长16.2%,增速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在价格机制的作用下,市场供需的协调性有所增强,成品油资源紧张的局势明显缓解。焦炭、铁矿石、氧化铝、水泥等产品市场供过于求的状况有所好转。
三是消费品价格涨幅稳定,生产资料价格逐月攀升。今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呈低速上涨。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1.3%,涨幅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下降0.5个百分点。生产资料价格呈持续上涨势头。上半年生产资料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1.1%。
四是进出口贸易持续快速发展,国内重要资源产需平衡调节作用加强。据海关统计,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7957.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4%。对外贸易的持续快速发展,对缓解国内基础原材料不足,发挥优势产业生产能力,促进资源合理配置起到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