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首页»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我国经济运行总体态势良好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06-10-25

【来源:中国信息报】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于2006年9月底进行的中国百名经济学家信心调查显示,2006年三季度经济学家信心指数为5.62(取值范围在1-9之间),比二季度提高0.26点,略低于一季度,高于去年同期和四季度水平。经济学家普遍认为:经济运行总体态势良好,虽仍呈偏热迹象,但热度有所降低;需求结构不太均衡,投资增长过快,出口需求旺盛,外贸顺差过大,而消费需求增长则相对比较平稳;外商直接投资呈下滑趋势;物价稳中趋升,通货膨胀压力不大;房地产价格维持上涨态势;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涨的可能性降低;人民币保持温和升值趋势;股市可望保持稳定;经济可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增速趋于放慢。

多数经济学家建议,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适当时机进一步提高利率,适度扩大汇率浮动范围;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地方政府投资热情;从供给、需求和落实调控措施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房地产调控力度;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市场竞争环境,采取有效措施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促进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增长。

从指数构成看,经济学家对当前经济形势的满意程度以及对未来经济走势的预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上升,即期经济景气指数和预期经济景气指数分别为5.79和5.46,比二季度分别提高了0.29点和0.26点,表明经济学家对宏观调控成效的认可和对经济走势比较乐观的情绪。

关于当前的投资需求,53%认为“旺盛”,比认为“正常”和“不足”的分别多16个和43 个百分点。63%的经济学家认为目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经济学家认为,投资增长过快与货币信贷增长过快呈现互为因果的关系。调查结果显示,68%的经济学家认为目前货币信贷增长“过快”。

调查显示,认为当前经济运行状况“偏热”的经济学家虽仍高达51%,但比二季度减少了5个百分点;认为“过热”的也由二季度的4%减少到3%;43%认为经济运行“正常”,比二季度增加6个百分点。调查表明,虽然超过半数经济学家仍然认为目前经济运行偏热,但处于趋向正常的过程中。

对于当前消费需求形势的判断,调查显示,10%的经济学家认为当前消费需求“旺盛”,67%认为“正常”,23%认为消费需求“不足”。从对未来6个月消费需求增长的预期来看,22%认为消费需求“趋强”,75%认为“持平”,3%认为“趋弱”。以上结果表明,经济学家认为消费需求的形势总体上呈平稳增长的态势。

调查显示,53%的经济学家认为当前出口需求“旺盛”,比认为“正常”的多10个百分点,仅4%认为出口需求“不足”。76%的经济学家认为目前贸易顺差“过大”。从未来6个月的情况看,20%的经济学家认为出口额增长会“加快”,51%认为会“持平”,29%认为会“减慢”。

对于未来的价格走势,近5成(49%)的经济学家认为未来6个月的通货膨胀率会比今年上半年“上升”,比认为会“下降”的多40个百分点,42%则认为会与上半年“持平”。调查显示,90%的经济学家认为2006年CPI涨幅低于或等于2.0%,其中,认为低于或等于1.5%的为63%。与2006年相比,认为2007年CPI涨幅超过2%的经济学家的比重有所上升(28%),但绝大多数(72%)经济学家仍认为CPI涨幅低于或等于2%。调查表明,经济学家认为CPI呈稳中趋升的态势,但通货膨胀压力不大。

调查显示,认为未来6个月国内房地产价格将比上半年“上升”的经济学家高达61%,比二季度增加20个百分点;认为“持平”和“下降”的分别为32%和7%,比二季度分别下降2和18个百分点。调查还显示,49%的经济学家认为针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措施“效果不大”,比认为“比较有效”(37%)的高12个百分点,此外还有14%的经济学家认为“尚待观察”。

关于未来6个月国际市场石油价格走势,经济学家出现较大分歧,但趋降预期明显增加。调查显示,认为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会“下降”、“平稳”和“小幅上升”的分别有32%、35%和33%,其中认为“下降”和“平稳”的比二季度分别增加15和6个百分点,而认为会“小幅上涨”的则减少21个百分点。

多数经济学家预期未来6个月人民币汇率将持续温和上升势头。调查显示,61%的经济学家预期“升值3%以内”,比二季度增加4个百分点;21%预期“升值3%-5%”,比二季度增加4个百分点,而预期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由二季度的25%减少到15%。

关于未来6个月国内股市价格,31%的经济学家预期会“上升”,63%预期保持“稳定”,比二季度增加17个百分点;仅6%认为股市价格会“下降”。调查表明多数经济学家预期股市将保持稳定向上走势,且方向性分歧的缩小预示着股市的稳定性将有所增加。

调查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