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首页»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办好“餐博会” 促进餐饮业快速健康发展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06-10-26

【来源:经济日报】

10月18日至20日,第二届中国餐饮业博览会在陕西成功举办。记者在餐博会期间专访了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

记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餐饮业市场的规模和档次也逐渐提高。您认为餐饮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姜增伟:第一,餐饮业是民生产业。“民以食为天”。在人民生活由温饱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餐饮业不仅关系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而且关系消费安全和身体健康,关系近2000万人的直接就业。目前,餐饮业的产业链效应十分突出,对农副产品和工业品的年消耗量已分别超过2600亿元和3000亿元,直接影响到0.8亿农民和0.3亿城镇居民的生计。第二,餐饮业是直接拉动内需的重要产业。2005年,全国餐饮业零售额达到8887亿元,增长17.7%,高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4.8个百分点,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贡献率为17.4%。同年全国人均外出餐饮消费支出680元,预计今年可提高到800元。第三,餐饮业是成长性巨大的朝阳产业。中国拥有13亿人口,是全球最大的餐饮市场。随着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城市化步伐加快,服务业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经济方兴未艾,中国餐饮业的活力将充分展现,现代化水平也将持续提升。

记者:您认为目前我国餐饮业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姜增伟:当前制约我国餐饮业发展的问题主要有以下6个方面:餐饮业政策法规与标准建设相对滞后;餐饮产业集中度较低,企业间经营水平差距较大;餐饮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餐饮服务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以便民、便利为目的的大众化餐饮服务显得相对欠缺,不仅服务网点不足,而且市场秩序不够规范,食品质量、卫生条件跟不上;餐饮业的市场竞争加剧,企业利润率低、附加值小,内资餐饮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普遍薄弱;餐饮企业“走出去”发展的步伐还不快。

商务部作为餐饮业的主管部门,研究解决这些问题,为餐饮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营造良好条件和环境,是我们责无旁贷的。

记者:餐博会已经成功举办了两届,您认为举办中国餐饮业博览会有何重大意义?

姜增伟:举办餐博会,目的是以此为载体,规范、提升行业发展,并为弘扬中华餐饮文化、加强中外餐饮业交流与合作搭建平台,提供服务。借助餐博会这一有效形式,可以使会展活动与行业管理、品牌培育与传统创新、业务工作与宣传推介、行业活动与国际交流得到有机结合,这对于引导、规范行业发展,加强餐饮业管理,无疑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同时,餐博会是展示餐饮业品牌形象的重要载体。从现在情况来看,中外餐饮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今年上半年,我国住宿与餐饮业利用外资项目536个,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8亿美元,同比增长48.6%。本届餐博会还邀请了法国、德国、意大利、俄罗斯、日本等国家的相关机构和代表参加。

因此,餐博会不仅是一次全国性行业盛会,更是我们作为文明古国、烹饪大国向世人展示民族文化的一个舞台,是促进充满魅力的中华餐饮持续繁荣、走向海外的一次动员。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本届餐博会的主要特点?

姜增伟:简单地说,本届餐博会主要有5个特点:展示品牌风采;汇集各地美味;注重国际交流;聚焦热点话题;凸显文化特色。

记者:餐饮业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行业之一,商务部作为主管部门为进一步促进餐饮业发展将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姜增伟:我们采取9项具体措施:一是加强政策引导,完善标准体系。今年,商务部将制订出台《餐饮业经营规范》。今后几年,相应行业标准将加快出台。商务部还将制订餐饮业发展规划,整合餐饮业有效资源,减少盲目投资,扩大行业发展规模。加强餐饮市场监测,建立重点餐饮企业联系制度,在企业投资、市场运行、发展趋势等方面加强信息引导服务。二是开拓餐饮市场,扩大消费需求。要以市场为导向,拓展服务领域,引导餐饮业创新发展,推动餐饮市场繁荣;引导和支持餐饮品牌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为企业提供境外投资政策、经营环境、市场风险和国外税收等信息服务,推动餐饮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三是发展现代流通方式,推进餐饮产业化发展。从今年起,商务部将对年度餐饮品牌企业进行评选表彰,从而扩大品牌企业的影响力;支持具备条件的餐饮企业做大做强,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企业核心竞争力,使其在现代经营方式、规范服务等方面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四是发掘饮食文化,振兴餐饮老字号。商务部已经启动“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