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首页»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中国经济景气监测报告:四季度经济仍将在相对高位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06-04-21

【来源:上海证券报】

■9月份综合警情指数仍在黄灯区运行,表明宏观经济仍然处于景气度较高的状态。这与三季度的宏观经济走势不完全吻合。从构成综合警情指数的10大指标看,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M1、发电量、进出口总额增速这三个指标由正常转向趋热或由趋势转向过热,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由过热回落到趋热的状态不足以弥补三个指标的上述变化。

■虽然由于新一轮宏观调控背景与以往不同导致五个先行指标之间出现分化,但我们认为,先行合成指数还是基本反映了未来经济回落的态势,这与三季度经济运行状况和宏观调控的目的是一致的。可以预期,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措施的实施和落实到位,土地和信贷闸门的进一步收紧,固定资产投资大幅上升的势头将得到遏制,商品房价格的过快增长将得到一定的抑制,宏观调控措施的效果将进一步显现。初步预计,GDP增长将由第二季度的11.3%回落到第四季度的10%左右,投资增长也会放缓至23%左右。2006全年经济增长率预计将达到10.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预计在2%以内。

一、一致合成指数继续上升,先行合成指数出现下降

1、一致合成指数继续上升,主要经济指标小幅反弹。9月份,一致合成指标中的工业增加值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结束了连续两个月的回落,出现小幅反弹,分别从8月的15.7%和21.5%回升至16.1%和23.6%;M1同比增长15.7%,增幅比上月末高0.1个百分点。发电量增速为14%,比上月回落2.4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增长22.3%,比上月减慢8.8个百分点;在以上指标中,与8月相比三升两降,经过季节调整后,工业增加值和投资增速继续小幅回落,另外三个指标继续保持了上升态势,由于增速上升的指标多于回落的指标,一致合成指数在9月份继续保持了上升的态势。目前单个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回落与一致指数持续上升的背离主要是因为指标选取与数据季节调整技术所造成的。由于这轮宏观调控仍然是结构性调控,反映在经济指标上出现了有升有降的情况。目前一致指数运行表明,尽管宏观调控的力度不断加大,各种政策组合已经开始发挥作用,但目前主要经济指标回落的基础仍不稳固。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依然偏高,外贸进出口继续快速增长,出口与进口增速差持续扩大,外贸顺差居高不下。企业、金融机构和整个社会的流动性仍较充足,人民币贷款规模仍然偏大,M1在三季度以来仍在高位持续增长,投资反弹具备充足的资金条件。

2、先行合成指数出现下降,四季度经济将运行在相对高位。从先行合成指数运行趋势看,在9月经济指标放入先行指数的计算后,先行指数从7月就出现了回落。从先行指数的含义看,这表明未来经济增长将继续转弱。

先行指数的回落主要是新一轮宏观调控的结果。从先行指数的构成看,先行合成指数之所以下降,主要受商品房新开工面积较大幅度下降的影响,其他四个指标,即逆转后企业产成品资金占用、生铁产量、钢产量、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均表现较为稳定。商品房新开工面积是房地产市场活跃程度和居民住宅投资的先行指标。该指标对宏观调控的反应非常敏感,特别是今年5月底九部委发布的“国六条”及其细则,国土资源部出台的《关于当前进一步从严土地管理的紧急通知》,以及8月末国务院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政策措施后,土地和信贷闸门进一步收紧,导致商品房新开工面积增长明显回落。商品房新开工面积累计增长率从今年年初的28.3%开始逐月下降,1-8月份增长率16.8%,降幅达10个百分点以上。9月份虽有所回升,但仅增至18%。经季节调整后该指标从4月份本轮峰值降至9月份谷底。

与商品房新开工面积这一指标大幅度回落不同,经季节调整后的其它四个先行指标表现比较稳定,宏观调控对其影响不大。这四个先行指标分别表示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增加值的先行指标―――生铁产量和钢产量,对外贸易的先行指标―――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以及表示企业经济效益的先行指标―――逆转后企业产成品资金占用。之所以如此,我们认为主要是由于新一轮宏观调控与前几轮调控不同的背景引起的。新一轮调控中企业效益和进出口贸易形势都比较好,只是粗放型经济增长的特征没有发生根本改变,由于经济规模不断增长,导致经济运行的可持续性受到威胁。对生铁和钢产量来说,虽然国内需求已接近饱和,但前三季度出口增长的加快和进口替代作用的增强使其产量的增长率基本保持稳定。

3、综合警情指数继续在黄灯区运行。9月份综合警情指数仍在黄灯区运行,表明宏观经济仍然处于景气度较高的状态。反映在警情指数状态图上,4月份以来各月的状态相同,但反映在警情指数的趋势变动图上,则说明警情指数仍处于上升通道。这与三季度的宏观经济形势也不完全吻合。

从构成综合警情指数的10大指标看,之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