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首页»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上海:乡村“小百货”纳入都市商业链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06-11-11

【来源:解放日报】

35岁的王建芳,是青浦区徐泾镇二联村“金叶便利店”的店主。虽然身处农村,但她只需一部电话、一台电脑,就能像点菜般把上千种商品配齐,第二天标有“金叶配送”标识的货车会定时送货上门。改善消费环境、统一配送放心商品、提升服务水准,上海郊区量大而分散的农村“杂货店”将被逐渐纳入都市商业链。

  每天至少有两三百位村民光顾,每月营业额可达七八万元―――青浦烟草糖酒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王建芳村头便利店的“业绩”,丝毫不逊于一家城镇便利店,未来两年,这种标准化农家便利店将在青浦达到70家。专家指出,新型便利店的出现,将会在农村形成一道新的风景线:一方面杜绝过期食品、伪劣产品、混合经营等,另一方面进一步明确诚信经营、售后服务等追求。

  放心商品进农村,需要便捷的通道。近年,市区一些大超市纷纷抢滩郊区市场,但他们瞄准的主要还是较为繁荣的城镇地区,很少有人计划到真正的农村去。优质商品进农村,通道在哪儿?为此,松江区计划,将采取优惠举措吸引企业参加招投标,建立一个大型农村商业配送中心,在各村采取加盟或连锁的方式经营,把大量的放心商品送到农村去。在青浦“农家便利店”试点,记者看到,以往小卖部最多有两三百种商品,可便利店里商品达到了800种―1000种,而且全部由青浦烟草糖酒公司统一配送,公司“加盟管理组”每周都到便利店来检查,杜绝假冒伪劣商品。

  越来越多的村民,体验到全新的消费环境。在奉贤区金汇镇新民村,公路旁一家便利店引人注目:漂亮门面经过了统一装修,蓝色招牌“金叶便利店”十分显眼,80多平方米的店里,整齐地摆着几排货架,货物全都分类摆放着。据透露,奉贤将在农村开出300家便利店,争取村村都有标准化便利店。一家农村便利店的店主告诉记者,她不仅学会用pos机收银,还明白了“90厘米长的货架上至少陈列3个品种”、“商品售完前移,保持货架饱满”等理念;在商品定价上,她没有“自主权”,由配送公司统一指导定价,由于不必通宵营业,价格竟平均比城镇便利店低5%。

  现代商业的服务理念也延伸了过来。在二联村的便利店里,记者发现,收银台前的架子上摆放了几十种喜糖包装。店主说,他们还提供婚庆策划、商品配送等服务,比如村民挑好某一种喜糖、喜酒,青浦烟草糖酒公司除了给出批发价、及时送货上门,便利店还设有为村民收发信件、提供农资信息、张贴就业信息等贴心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