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首页»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国家粮食局计划定期抛粮抑价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06-05-06

【来源:新京报】

一月三抛临时储备粮200余万吨,明日进行第四次拍卖,今后每周四视市场供需进行囤货放量

为平抑不断上涨的小麦价格,缓解原粮供应不足,记者昨日从国家粮油信息中心获悉,国家粮食局继在11月举办了三次小麦底价拍卖后,将在明天(12月7日)进行第四次拍卖。 之后每周四都将视市场供需情况,进行囤货放量。

  三次拍卖售出小麦200余万吨

  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分析测处部副主任张立伟介绍,今年国家第一次对小麦实行托市收购政策,即以比市场价格略高的价格,对农民手中的余粮进行收购。截至9月底,国家已经收购近4200万吨小麦。小麦托市收购由国家粮食局调控司批准,由中国粮食储备公司进行收购操作。目前,国家粮食局已分别于11月3日、25日、30日,进行了三次底价拍卖,拍卖地点集中在河南郑州、安徽合肥以及河北地区,拍卖当地以及邻省的小麦。

  昨日,国家粮食局发布第三次底价收购信息。信息显示,在安徽、河南组织竞价销售2006年按最低收购价收购的临时存储小麦112万吨。实际成交91万吨,成交率81%。

  目前三次底价拍卖已经销售小麦200多万吨。

  小麦市场趋向稳定受到底价拍卖对现货供

  应的影响,目前整个小麦市场已经趋向稳定。而此次小麦上涨的一个主要原因也在于,托市收购在9月底完成后,整个10月都没有放货,导致市场上商品小麦的存量大幅减少。

  此前,各加工企业因观望等因素导致小麦库存本来就不大,加工企业在消耗库存之后,就面临着较大的原料上涨压力。

  而小麦需求量的持续增加也使得企业在收购中不得不抬高小麦价格争夺麦源。另外,农民惜售也使得各面粉加工企业出现恐慌心理,致使前些日子小麦价格出现狂涨,而国家及时出库拍卖托市收购小麦,增加了市场供应量,及时有效地抑制了小麦市场价格的一路狂升。

  但南华证券分析师张凯认为,中国粮食储备总公司目前的底价定得太高,对当前平抑终端面粉价格影响收效较缓。张凯表示,当前拍卖底价比当时托市收购每吨要高60元钱,优质小麦如白麦则增加了70元/吨,而成交价格要比当时托市收购的价格高出150元左右。企业对如此高价放货有不满情绪。加工企业在两次底价拍卖后发现,小麦价格已经呈现高位的稳定,而面粉加工企业又面临着原料的争夺,因此在面粉出厂终端又制造出上一周新的涨幅。

  限制玉米出口保证供给平衡

  近期农产品价格上涨幅度比较大的除了小麦,就是玉米。玉米走势上涨的主要原因在于,国际以玉米为原料的燃料乙醇需求上涨,这一新型燃料在国际上大受追捧,因此造成对玉米需求量猛增。张立伟透露,为了保证国内的供给平衡,近日国家相关部门已经对玉米实现宏观调控,限制出口玉米,所有已经签署出口合同的,必须在明年2月底前完成出口。

  自2005年起,国家先后启动稻谷和小麦最低收购价预案。国家粮食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在执行最低收购价预案的省份,共收购最低收购价小麦825亿斤,早籼稻75亿斤,全国按最低收购价共收购900亿斤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