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站】
第一届中国仲裁与司法论坛暨中国仲裁法学研究会2006年年会于12月2日――5日在北京召开,共有12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贸促会副会长、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副主任董松根等领导出席大会开幕式并发表了讲话。中国商业联合会、贸仲委商业专业委员会派员参加了会议。
董松根副会长对今后的仲裁形势进行了分析,他指出,中国的仲裁工作任重而道远,是后发的仲裁,但不是落后的仲裁。1999年是中国仲裁事业的第一个转折点,而当前又到了第二个关键时期。希望仲裁界与关心仲裁的专家、学者联合起来,一起为仲裁献计献策,进一步完善中国的仲裁制度,从而推动中国仲裁事业的发展。随后,中国法学研究会研究部主任方向从法学的角度,对法学与仲裁的关系进行了阐述。他指出,目前仲裁领域有三个可喜的特点:第一是研究中国仲裁的多了;第二是研究仲裁政策的多了;第三是研究仲裁实务的多了。最后,武汉仲裁委员会主任高顺龄介绍了当前仲裁机构的发展情况以及就仲裁实务工作中的经验和不足进行了总结。
经过与会专家、学者和仲裁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本次论坛在仲裁机构的性质、仲裁调解与裁决的并行、仲裁制度的特有化和仲裁法的修改等大多数问题上达成了一致,解决了当前仲裁领域中的不少实际问题,也纠正了一些理论研究上的误区。同时,此次论坛为专家、学者和仲裁工作者等不同领域的人员交流构建了良好的平台,使仲裁理论可以更好地指导仲裁实务工作。某些仲裁实务问题也引起了仲裁理论界的高度重视。
闭幕式上,国家发改委卢云华司长发表了讲话。他指出:首先,仲裁工作要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原则,接受国家领导与监督。其次,要转变仲裁机构的管理模式,逐渐转变国家机关的性质,走仲裁机构民间化的道路。第三,要提高仲裁员的准入门槛,建设更高素质的仲裁队伍。
卢云华还对明年仲裁工作的三个重点进行了解读,一是坚持科学发展观,逐渐将仲裁裁决从适用法律为主转变为适用商业惯例为主;二是针对《仲裁法》的修改,提出要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以多处小改为主,不会有颠覆性的修改;三是仲裁要坚决走民间化、市场化、规范化的道路,要深化改革,进行二次创业。
最后,卢云华对此次论坛的研讨成果表示了肯定,并指出此次大会是一次成功的大会,必将在我国仲裁史上产生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