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首页»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对外开放跃上新台阶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07-02-01

【来源:经济日报】

在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进程中,2006年立下了一个醒目的路标。

这一年的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赫然写入,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跃上了新台阶;

这一年的12月11日,我国基本结束了加入世贸组织的5年过渡期,站在了对外开放的新起点上;

在“十一五”开局的这一年,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着力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努力追求贸易平衡,提高吸收外资质量和水平,积极建立和谐的对外经济关系,对外开放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

结构优化、质量改善――――外贸增长方式正在转变

“十一五”开局之年,我国对外贸易再创辉煌。来自中国海关的一组统计数据十分喜人―――

从总量上看,对外贸易规模高达17607亿美元,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三;

从速度上看,外贸增长23.8%,发展速度连续5年保持在20%以上;

从增量上看,外贸总额净增加3387.8亿美元,比1998年全年的进出口规模还多。

比数量增长更为喜人的是质量。2006年,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我国在保持对外贸易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初步形成了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鼓励农产品出口,稳定轻纺产品出口、限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的格局,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外贸增长方式出现5个良性变化:

首先,高新技术和机电产品进出口强劲增长。2006年,商务部大力实施科技兴贸工程,会同科技部认定了首批18个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覆盖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新材料等8个产业门类;鼓励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快出口产品结构调整,支持一大批研究开发和技术改造项目,经济社会效益明显。国务院批转了商务部会同9个部门上报的《关于“十一五”期间加快转变机电产品出口增长方式的意见》,从自主创新、品牌战略、生产体系建设、出口结构调整等方面提出了转变机电产品出口增长方式的具体政策措施。2006年,高新技术和机电产品进出口分别增长30%和25.7%,比外贸进出口增速快6.2个和1.8个百分点!高新及机电产品出口占我国外贸出口的比重明显提高,分别达29%和56.7%。这些数据从产品层面折射出了进出口结构的优化,其背后是我国外贸增长质量明显改善。

其次,优势农产品出口扩大。商务部发布了《农产品出口“十一五”发展规划》,并会同有关部门通过政策引导和促进手段,支持600多家农产品出口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资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积极开展培训、信息等公共服务。全年农产品出口达310亿美元,同比增长14.1%,农产品出口价格指数上涨4.9个百分点。

第三,“两高一资”产品出口受限。商务部配合有关部门调整出口退税率和加工贸易政策,继续控制高污染、高能耗、资源性商品的出口。全年原油、成品油、煤炭、铝锭出口数量,同比分别下降21.4%、11.8%、11.7%、8.1%。

第四,轻纺产品出口稳定。我国纺织服装出口1440亿美元,同比增长25.2%,比上年提高4.3个百分点;主要轻工产品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其中鞋类出口218亿美元,增长14.5%,家具出口171亿美元,增长26.9%。

第五,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加快。我国发布了《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将取消出口退税的商品以及部分加工层次低、污染高、资源能源消耗大的商品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统计显示,2006年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达8319亿美元,增长20.5%,同比回落5.1个百分点;占当年进出口总值的47.2%,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在增速和比重双双回落的同时,加工贸易结构优化,在加工贸易出口中,约8成为机电产品、5成为高新技术产品,各种矿冶产品、钢铁冶炼及铁合金、电解铝等“两高一资”产品已停止加工贸易。

渐进有序地发展――――中国成为全球最开放的市场之一

“2006年我国进口汽车22.9万辆,与2001年相比增长221%。”谈起中国汽车进口,全国人大代表、郑州宇通集团总裁汤玉祥颇为感慨:加入世贸组织5年来,我国大幅削减汽车进口关税,给进口汽车创造了一个广阔的市场空间。按照承诺,截至2006年12月11日,汽车整车关税从69.2%降到25%、汽车零部件关税从22.9%降到10.4%。

关税大幅削减的还有农产品,截至2006年底,其平均关税从23.2%降到15.2%,降幅为8个百分点;工业品平均关税从14.8%降到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