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首页»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英国最大服装零售商明年进入中国内地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07-05-04

欧美各百货巨头,像美国Sears、加拿大Huddson & Bay、法国Lafayette、英国的Harrods 都没有正式进入中国,与连锁超市沃尔玛、家乐福相比,它们实在是过于保守。近日,英国最大的服装零售商马莎百货第一个吹响了欧美百货巨头进军中国内地的号角。

  马莎百货:全资独营进中国内地

  11月,马莎百货首席执行官斯图尔特•罗斯在伦敦发布该上市公司中期财报时,透露了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的决心,他目标明确――最大的新兴市场――中国。对此卡莱尔补充道:“目前马莎百货的一位高级经理正在上海选址,但还没有真正敲定首家门店落户何处。与此同时,另一组人马也赶往北京考察。”

  马莎百货公司成立于1894 年,是英国最大的服装、食品和金融服务零售商,每年收入为132 亿美元。马莎百货销售的大部分商品,是自有品牌“圣米高”。

  在英国,市场上销售出去的每一百件衣服中,就有十五件是“圣米高”。如果以每平方米销售额计算的利润率,伦敦Marble Arch 的马莎连锁店赢利能力,超过世界上任何一家零售店。

  在百货业备受购物中心、大卖场、超市等其他零售业形态的挤压,从而日见凋敝的时候,一直以来,马莎百货持续的光华,可谓零售行业中的传奇。今年,斯图尔特•罗斯向投资者交出的答卷,足以令所有股东满意――马莎百货在半年内的销售额上升了6.5%,至42 亿英镑。其中英国本土业务的销售额上升5.9%,利润上升6.9%,而海外销售额则上升13.8%,利润上升31.3%。“海外市场的贡献非常大。”卡莱尔说。这也促使了斯图尔特•罗斯的另一个大手笔。接下来,马莎将回购10 亿英镑股票,以大举进军中国内地和印度市场。

  卡莱尔坦言:“马莎百货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将海外销售比重由本财年的7%-8% 提高到15%-20%。而中国内地和印度将担当此任。”

  在印度已有分店的情况下,从未设立过马莎百货公司的中国内地,在此次海外拓展图中显得尤其关键。卡莱尔指出,其实马莎百货早就在这个巨大的市场中试水了。“在中国香港,我们有8 家分店,在中国台湾有3 家。而在这些分店中,来自中国内地城市的消费者非常多。所以我们非常有信心。”

  2001 年马莎百货公司曾经仓促地从法国、德国撤退。而现在,斯图尔特•罗斯瞄准了中国内地,并且开足了马力。“不能因为撞过车,你就不再驾驶了。”斯图尔特•罗斯说,在全球扩张上,他与他的前任Luc Vandevelde不同,“如果我早年在这个位置,我不会关闭在法国的马莎。”

  这次,在加速行驶中,斯图尔特•罗斯也会让所有人都系好安全带,他表示马莎百货将以全资独营的形式,进入中国内地市场,而不像在中国香港那样采取特许加盟,以此来控制风险。

  首家门店落户卢湾?

  目前,首家马莎百货的具体店址,备受关注。此前风传马莎,极有可能落户上海卢湾区的淮海中路。卡莱尔则表示:“关于新店面开店的时间、地点,这样的细节到现在都没有确定。”

  而国际品牌在中国内地市场拓展,遇到的最大瓶颈就是选址难。“品牌选址的要求大同小异,希望环境优雅,面积足够宽敞,能吸引优质客源。”法国外贸部长克里斯蒂娜•拉嘉德女士指出,上海如果希望能够发展成像巴黎这样的时尚品牌荟萃之都,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尤为重要。

  而上海卢湾区淮海中路的姿态积极,颇为符合国际规范,使得马莎落户此地的遐想成为最大一种可能。根据卢湾区政府公告:该区已建立了商业结构调整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着手制定淮海中路商业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今年下半年卢湾区将努力完成商业结构调整6 万平方米的年度目标,以引进国际知名品牌。

  对于马莎落户之说,卢湾区经委流通业管理科表示,目前尚无法表态。而卡莱尔对此也未置可否,但她进一步透露:“马莎百货在中国的推进是一家一家来开店。首家马莎百货,出现在上海或者北京都有可能。不过,就日常数据统计,现在前来香港马莎购物的内地消费者,上海为最多。”

  欧美各百货巨头对中国内地市场的保守自有难言之隐:据悉,中国内地百货业是采用代销模式,商品销售之后再付钱给厂商,商家没有经营风险;而欧美百货则采用买断模式,商家要先从厂家手里买下商品,卖出后才能赢利。所以欧美百货巨头进入中国内地市场时就比较担心,一旦滞销,亏损就很大。不过在这一点上,马莎百货与其他欧美百货以及中国内地百货相比,有自己的优势。马莎百货中国台湾分公司行销部的索非亚,很骄傲今年刚刚开业的三家马莎百货,均业绩出众,她说:“其实,马莎百货实质上是一个零售商,和传统百货的概念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