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07-03-22
【来源:经济日报】
7月22日,随着蒙牛高科技乳品研究院暨高智能化生产基地在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落成并投入使用,蒙牛集团由此完成了向“世界蒙牛”、“科技蒙牛”的又一次成功转身。据介绍,作为蒙牛乳业在成立8年内完成的第六期工程,该工程也是目前亚洲最大的单体液态奶加工厂。
六期工程的看点不仅仅在于其22条生产线、日处理鲜奶能力2000吨的庞大规模。置身全透明式设计的生产车间,记者看到,智能机器人正“娴熟”地把生产线末端的成品一箱箱地自动码垛得整齐有序。在主车间中心的透明晶体楼中,中央控制系统通过设定程序指令机器人操作着从收奶到产品出库的各个环节,并且能在第一时间内掌握全国几十家工厂的相关信息。蒙牛科技人员称之为“整个工厂的大脑、联结蒙牛全国生产基地的中枢神经”。
“这是我见过的最先进的生产基地,在国际上也寥寥无几。”中国乳品工业协会理事长宋昆冈显得很兴奋。专家认为,作为国内乳品行业的领军企业,蒙牛六期工程的建设理念集科研、教学、培训、检验、生产、仓储为一体,这个项目的建成,标志着我国乳品加工业技术水平迈进了世界先进行列,缩小了中国乳业与世界乳业的差距。
据介绍,蒙牛高科技乳品研究院暨高智能化生产基地还汇聚了英国剑桥大学、澳大利亚MONASH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16家乳品技术提供商及科研单位的先进科技,结合蒙牛原有的研发部门,形成一条完整研发生产链,力争打造出属于中国的“乳业硅谷”。
蒙牛总裁杨文俊认为,科技是下一步乳业市场竞争的关键,尤其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高科技乳品研究院的国际合作,将进一步推动蒙牛研发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和产品专利,参与国际最高水平的科技竞争。在融合世界先进技术时,蒙牛从自身需求出发,创造了119项创新,如在高科技乳品研究院创新搭建的国内首条小生产线、产品开发的“微试车间”中,蒙牛的研发人员通过技术交流基础上的自主研发,已经研制出了第一批实验室规模的原制干酪,与世界干酪生产的尖端技术成功接轨。
长期以来,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一直将蒙牛工业园等现代化生产厂区作为工业旅游项目向公众开放。2007年1至7月,蒙牛工业园已接待游客2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