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07-03-07
【来源:国际商报】 | |
在线国际商报讯 记者范嵬报道 商务部市场运行司和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5日在北京联合发布《中国流通产业发展报告(2006/2007)》。报告预测,2007年中国零售业将承接前几年的走势,继续加快发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速度将提升到14%左右,规模达到8.7万亿元。 据分析,今年中国流通产业将呈现出8大态势,即流通产业加快与国际接轨;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更加重要;覆盖面广、布局合理的商品流通体系趋于完善;外资将加快进入,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市场秩序进一步改善,和谐商业建设初见成效;农村消费和农村市场进入加速发展期;现代信息技术在流通领域进一步推广应用;绿色流通工作取得新进展。 在对2006年我国流通产业发展情况加以评述时,报告认为,2006年我国流通产业处于规模进一步扩大、产业结构发生新变化、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的阶段,居民消费结构进一步升级,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等特种行业保持了快速发展势头。 2006年,商务部编制并颁布了系列发展规划、加快城乡市场体系建设,培育扶植市场经营主体、强化市场调控监管,全方位地推动流通产业发展。 统计显示,去年我国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5813元人民币,人均每天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5.9元,比2005年提高了1.8元。 报告指出,中国社会商品流通总规模继续处于快速增长阶段。2006年,社会商品流通总额59.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410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增长率创1997年以来最高。 报告认为,流通产业充足和便利的商品及服务供给,推动了国内民众消费结构升级,个人发展、享受及娱乐性消费品市场活跃,民众消费不断向舒适享受型过渡。住房、汽车、珠宝等高价值消费品的销售增幅较大。 报告同时也指出,在2007年以及更长时间内,我国流通产业仍须重点关注如下问题:国内消费需求仍然滞后于投资和出口增长;信用缺失现象严重;流通环节过多和成本过高顽疾未祛;基础理论研究和科技工作落后,重大项目攻关几乎是空白;实务性人才不足现象日益凸显,8000万商业职工培训处于被忽视状态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