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省商业联合会信息部 发布日期:2013-02-19
一、扩大内需成果会凸显。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扩大国内市场规模。随着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的建立和省内市场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居民消费潜力将得到释放。预计2013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7%左右,比2012年增速加快1.5个百分点左右。
二、商业将更注重经营绩效。随着我省外资企业与当地商业企业竞争的日趋激烈,注重企业经营管理、经济效益将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铺摊占店”粗放式的增长途径将有所收敛,拼单店、比实力、竞技经营能力和盈利水平的时代已经到来,企业单店经营和商业连锁经营管理水平将有新的提高。创新,提升企业综合素质和经济效益将是2013年商业企业的主攻方向。
三、CPI涨幅会倍受关注。受原材料、生产、运输、劳动力等成本上升影响,鲜活商品价格涨势明显。特别是“菜篮子”产品受季节、天气变化、供求关系、消费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市场价格波动较大。CPI将呈坡型递涨,由低涨幅逐步向高涨幅挺进,全年CPI涨幅将超过3%。控制物价仍是各级政府部门重中之重的工作。
四、网购销售步入快速增长期。随着网购市场的不断规范,网购的诚信度将显著提高。网络购物对我省传统零售和批发业的冲击会越来越明显,将对实体商业的未来产生全方位的、极为深刻的影响。电子商务将是2013年我省增长最快的交易方式,网购销售比例进入快速增长期。但需要倡导网购诚信经营和政府部门强有力的指导监督。
五、商业地产热向四级市场延伸。省辖市大型购物中心、城市综合体等经营性商业地产近两年发展迅猛,少数市出现总量过剩和结构失衡的现象。为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应加强规划,引导商业地产向四级市场延伸,随着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县级城市综合体开始步入大发展期。
六、流通产业发展环境将有所改善。《国务院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将流通业称为“国民经济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国家将对中小型商贸流通主体发展环境进行改善,在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进一步降低税负、清理整顿税外负担等方面的扶持措施渐成体系。外部环境的改善将推动流通产业的发展。
七、批发市场进入转型期。随着我省流通产业规模的日益扩大,传统的批发市场开始注入现代商业特色,市场功能走向综合化,会展、配送、仓储、信息化、统一结算等功能将逐步完善。市场中法人经营主体比重增加,品牌建设和国际化拓展步伐加快,市场信用体系逐步建立。2013年,市场转型升级的步伐会加快,新兴批发市场将转向郊外集聚发展。
八、反腐倡廉将使消费发生新变化。党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会对我省的政治、经济、消费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反腐倡廉举措的深入开展将影响奢侈品、酒类等商品消费需求的变化,餐饮业“霸王条款”加公款消费的“嘴上腐败”现象会受到抑制。“浪费可耻、节约光荣”将成为城乡居民新的消费理念。
九、生鲜食品会主导企业发展。生鲜食品是城乡居民需求量大且最敏感的商品,也是保证企业客源的商品,其经营好坏将直接影响企业的口碑、信誉和效益。做强生鲜是大型超市、菜市场、餐饮业提升经营业绩的王道。因此,农超对接、生鲜进社区、餐饮直供等经营方式的改革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十、“为安全买单”将引导消费。近几年频繁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不断触动着消费者敏感的神经,让消费者“谈食色变”、“望食止步”,安全消费已然成为消费者日常生活中高度关注的问题,消费者在呼吁食品安全的同时,开始愿意“为安全买单”,安全商品、诚信经营企业将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安全消费将是政府部门的监管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