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11-05-31
【来源:第一零售网】
零售业在渠道建设和扩张中哪些问题不能忽略?如何解决?
大企业扩张、成本高企的当下,零售业在自身渠道建设和扩张中,哪些问题不能忽略,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未来的路该怎么走?昨日,本报记者专访了部分来渝参加2011年(第六届)中国零售商大会的嘉宾,且看看专家们的诊断和解决之道。
成功案例迅速扩张抢占市场成就“家电王国”
苏宁与国美的做法,已成为零售行业的经典案例。
看看两巨头的扩张速度。中国商业联合会副会长王耀说,2008年苏宁净增门店180家,即使在金融危机的2009年,苏宁净增门店129家,2010年苏宁门店数同比增长41.4%。
根据苏宁发布的2011年一季度财报,截至该财报末期,公司已在大陆233个地级以上城市拥有连锁店1348家,门店总数达到528.57万平方米,苏宁总裁金明表示,到2011年年底,其全部的店面要达1600家。来自国美的消息则称,截至2011年3月31日,门店总数达856家,今年目标是新增480家。
无论是对生产厂家还是经销者,渠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数年前,一知名家电生产巨头与家电连锁经营企业“对决”,至今让人记忆犹新。故事的结局是,为摆脱渠道商的束缚,家电生产企业也开始打造自己的专卖店、社区店和精品店。
扩张,零售业好不热闹。案例背后,我们如何解决这些“热闹”背后潜沉的问题甚至痼疾?
专家诊断零售企业无更多现代营销方式辅助
对于中国零售业当前面临的问题,任兴洲有自己的见解。
她说,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三驾马车”中的“投资”已不可持续,现在大量行业产能过剩,高投资、高消耗,而且出口因欧美等西方国家越来越严重的贸易保护而逐步放缓。所以未来的经济增长,更大的是来自消费,中国正在全力打造消费大国,这无疑与零售业有着莫大关系。
“当然,我们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她话锋一转,中国第一次面对所有要素成本都到了集中上涨,土地、能源、原材料、人工成本大幅度的提升等方面,而且供给不足。“你说价格上升就罢了,还供给不足,这给零售业带来更多的困扰。”任兴洲不无担忧:你的扩张很快,但是有些出现了“反连锁化”,扩张越快利润摊得越薄,竞争力又在哪里呢?
李生也表示了类似观点。尽管零售企业的渠道扩张,表面上看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和市场,但不可避免要遇到这几个问题。
第一是经营成本提高,包括租金和人工。“我这里有一组数据可以佐证,2010年,连锁企业续约房租成本平均上涨约30%,租期缩短至6~8年。”李生说,2010年大部分零售企业的相关费用占比为2.2~3.5%,费用还会上扬。
零售企业做强扩张方式均为连锁经营,风险巨大。
“虽然发展方式亟待改变说了很多年,但是现在仍然以粗放的扩张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为主。”任兴洲说,。
营销模式也没有太多创新。“你看看商场、超市提高业绩,基本都靠打折促销,没有更多现代营销方式辅助。”任兴洲说。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是系统化风险。今年进入盛夏,没想到一些瓜农居然在西瓜上喷洒化学膨胀剂和生长剂,使西瓜迅速膨胀乃至爆炸,令人震撼。“这只是一个小地方出现的一个现象,后果是全国西瓜滞销。”任兴洲说,连锁企业就面临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现象。
“我刚从上海开会过来,在会上有企业说:染色馒头不是我染的,只是我卖的。”任兴洲反问,那你让消费者找谁呢?诚信是个大问题。
任兴洲直言:有的大型企业在小小的标签上做文章,让人不齿。“零售业对诚信的要求非常高,你的诚信,何止是这点钱买的呢?诚信比黄金还贵”。
解决之道企业渠道建设应注重协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