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首页» 观点集萃

观点集萃

中国植物油安全隐患亟待关注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08-04-08

【来源:中国商报】

继全球石油安全、粮食安全之后,植物油安全又成为一个事关国家战略的新课题。目前中国植物油的安全隐患,不仅表现在原料供应环节上种植面积的减少、产量降低,更存在于生产和加工环节上国际巨头的垄断,以及高达60%以上的进口依存度。除此之外,国际市场上“粮油转能源”这一大趋势所带来的长远威胁,都在发出一个警示信号:中国将如何保障植物油的战略安全?

  温总理在今年3月份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特别要加强粮食、食用植物油、肉类及基本生活必需品和其他食品生产”,并提出“国际环境变化不确定因素和潜在风险增加,必须充分做好应对国际环境变化的各种准备,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这是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首次锁定食用植物油。

中国植物油60%以上依赖进口

  中国植物油的消费量28年增长4倍多,60%以上依赖进口,中国植物油内在需求与对外依存度呈高危态势。

  我国植物油消费结构已发生变化,豆油的消费已达45%以上,国内对大豆及大豆油的消费需求不断呈现增长态势,而进口定价处于被动局面。与食用植物油上升需求相反,中国食用植物油种植面积不断减少,生产自给率越来越低,60%以上依赖进口原料或直接进口食用原油,2007年中国植物油总消耗2300万吨,总供给2380万吨,其中直接进口植物油800万吨以上,大豆进口3082万吨以上,折合进口油550万吨,中国植物油自给率早已超出国际安全警戒线。

  另外,由于国内对肉制品的需求增长,当前养殖业产品的供应不稳定,引起政府对养殖业(猪)的恢复和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刺激对蛋白豆粕的消费需求,从而对植物饲料蛋白豆粕的需求增长保持在一个高水平上。所以,近年来中国对油料主要大豆和油脂的需求表现为刚性增长,强势难收,这种供需原料和产品严重的失衡,只能建立在大量进口上。2007年我国共进口3082万吨大豆,同比增长9.2%,2008年预计进口大豆达3500万吨,今后一段时间里我国的需求强劲,供不应求,严重依赖进口的局面将持续存在。同时豆油消费的比重会越来越大,并且对国际的大豆、油脂的价格产生巨大影响,面临国际化原料的风险是显而易见的。

  目前,世界粮食交易量的80%、中国油脂市场原料与加工及其75%以上的植物油供应已被拥有百年历史的四大跨国粮商“ABCD”所控制,即ADM(ArcherDanielsMidland)、邦吉(Bunge)、嘉吉(Cargill)和路易达孚(LouisDreyfus)。美国邦吉、德国托福、法国路易达孚等跨国粮商,在2004年中国遭受大豆产业风波时大举进入了中国的油脂产业,通过收购、债转股、参股采购等多种合作方式,控制了国内主要的油脂加工企业。跨国粮商在中国97家大型油脂企业中的64家企业参股控股,占总股本的66%,实际控制的产能80%以上。这些外资粮商既是大豆供应商,又是压榨企业主,建立起南美的原料直至中国加工的产业链。大豆经济国际化的特征加剧,涉及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的植物油脂更是增加了依赖性。

  涉及国计民生的植物油脂产业以及产品控制在外资手中,豆油消费引领着油脂价格不断上涨,全面通胀条件下的油脂市场酝酿着巨大的风险,推动着CPI指数食品部分的不断上升。而有关政府部门无论是对市场价格的调控、产业发展的调控,还是市场信息的来源显得缺乏重视,缺少关注度,在处理一些周期性供需的价格变动问题时毫无准备,面对来自植物油的价格危机的挑战时束手无策,所以出台的价格干预政策措施不力、顾此失彼。

中国植物油加工、供给安全的对策

  面对植物油脂行业的安全隐患,笔者提出以下几个对策:一是政府加大宏观调控油脂产业力度,提高控制力。二是应改变对粮食与油料作物认识与政策的偏差。应该像重视粮食一样重视大豆菜籽油料作物及花生、葵花等高含油品种。从扶植支持“三农”政策出发,给予国有控股油脂加工农产品龙头企业,以粮油贷款政策优惠,对龙头油脂加工企业给予采购国内原料的运费补贴政策,进口国外原料给予免税政策,对承担储备和保障地方市场供应的企业给予免税、减税政策,从而增强国有控股油脂加工业的原料优势,限制和削弱外资、独资企业的原料优势。

  三是采取有效措施保持油脂市场供需和价格稳定。对食用成品油脂涨价启动补贴机制,对低收入群体实施生活补贴(实物补贴),让低收入者在困难时期得到规范化的及时的补助,保持社会低收入群众消费水平。此外,由于植物油脂的“涟漪效应”会不断波及至下游产品,植物油加工企业的成本同时在上升,为此,建议对植物油脂加工供应的企业实施政府和企业的协议供货。协议期间企业供给市场的商品保持原价,企业同国际原料的价格损失部分,应采用政府补贴和企业承担的方法解决,使企业与政府共同分担一定周期内重要商品稳定物价的功能,同时还需不断理顺价格关系,择时调整放松价格管控力度。

  当前大豆、植物油料、植物油品高价位运行和供需变化会对2008年市场后期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