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11-03-26
【来源:第一零售网】
从单纯的超市业态经营到目前的连锁专业店、购物中心、便利店等各种业态综合发展的状态,目前各超市品牌似乎热衷于向多业态甚至多个子品牌发展,多业态经营已日益成为零售业发展的主流趋势。不过记者发现,超市在细分业态的同时,更喜欢将自己的定位向中高端靠拢。
华润万家集中发力多业态协同
上个月,华润万家集团中艺、Pacificcoffee、Voi_la!酒窖、VivoPlus以及华润堂等六、七个业态陆续在广州太古汇开业,OLE高端超市也将在本月中旬开业。据了解,此次华润万家六、七个品牌捆绑进驻一个购物中心是多业态协同的一个有效典范,是其协同发力的开始。“多业态协同发展,在租赁谈判时也更有筹码。”华润万家公共事务总监刘岫军表示,更在商品采购、共享后台资源等方面,体现出了业态协同合作实现的规模优势。
据悉,现在华润万家的大卖场里设立有华润堂、Leonardo专柜;在OLE超市中设有Voi_la!酒窖;在欢乐颂购物中心里设有大卖场、VANGO24小时便利店。通过某一个业态平台,可以把旗下众多的零售品牌、零售业务整合在一起,实现各业务的快速扩张。如华润堂借助大卖场的销售渠道,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快速扩张到华东、华北和西北地区,现在全国共有113家门店。
事实上,除了华润万家,很多超市都已经开始尝试在不同地区开展不同业态的经营,从而扩大自己的受众范围。目前,品牌最多元化的超市非北京华联莫属。据了解,3年前,北京华联的母公司北京华联集团收购新加坡西友百货之后,就对旗下的业态进行了重组,华联“BHG”随着在广州首家门店的亮相,正式进入了消费者的视野。而百佳超市在原有大卖场、超级市场的基础上,还将旗下CITY、TASTE两种业态开进了广州。永旺吉之岛除了“家庭百货+未来街市大卖场”为主的GMS模式,食品超市即SM模式也落户珠江新城高德置地广场和农林下路的美东百货。还有人人乐超市也在深圳、西安推出“美乐电器”品牌,低调进军家电连锁市场,意图在商超规模难以扩张的形势下,杀出一条血路。
超市细分业态向中高端靠拢
目前,我国超市的业态细分已经基本完成,主要业态可以分为大卖场、综超、标超、便利店几种,其中灵活性比较大的是大卖场。在业态细分之后,对超市来说,其目标顾客群会更加清晰,自然很容易形成错位经营。
一位业内人士介绍,我国目前超市在经营中虽然会出现不同业态甚至不同品牌,但多数还采用的是一个超市品牌一个采购系统。一般一个超市的采购系统可能会有4万种不同的商品,但是一般一家店面不可能将这些商品全部陈列出来,所以就会根据不同超市所处位置和消费群体的不同对商品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当一个卖场的商品定位相对稳定后,也就形成了业态的差异化。
不过,目前我国很多超市在细分业态时更喜欢将自己的定位向中高端靠拢。这也是目前我国零售业市场尤其是一线城市普遍存在的一个共性。据了解,在传统的超市卖场里,多、全、杂是优点,但也不能完全满足所有消费者的生活需要。所以针对高端群体的OLE店、TASTE店等,虽然规模不大但由于很有针对性与杀伤力,在市场上受到顾客的肯定与欢迎。因此,不少超市卖场也纷纷见风使舵,希望能在日渐发展的消费市场上开拓出一片新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