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首页» 观点集萃

观点集萃

解读当前经济五热点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08-08-29

【来源:文汇报】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迎难而上,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势头。但是,当前国际环境更趋严峻复杂,国内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矛盾也比较突出。在这种背景下,经济走势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

  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分组审议《国务院关于今年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结合这份《报告》,记者采访了部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业内专家和企业家,对当前五大经济热点进行深入解读。

  热点一:经济能否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今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10.4%,增幅同比回落1.8个百分点。其中,一、二季度分别增长10.6%和10.1%。上半年经济增速的回落,引发了各界对下半年经济增长的担忧。

  对于上半年的经济增速,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朱之鑫的评价是“高位平稳适度回落”。数字显示,二季度10.1%的经济增速,仍高于改革开放30年来平均增速0.3个百分点。经济增速回落也比较平稳,没有出现大的起伏。

  “数字表明,面对各种国内外复杂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宏观调控是卓有成效的,我国宏观经济增长的基本面仍然是好的。”社科院数量经济所所长汪同三说。

  热点二:物价过快上涨势头能否有效控制

  对于下半年的经济工作,中央把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之一,要求把抑制通货膨胀放在突出位置。这次《报告》也把“物价上涨压力较大”列为当前国内经济运行中的第一大突出矛盾。

  当前我国CPI仍处于高位,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仍然较多。国际初级产品价格仍居高位,国内土地、劳动力等要素价格的上升增加企业的成本,加上初级产品需求较旺,抑制物价上涨的任务十分艰巨。

  《报告》提出,下半年将“着力抑制价格过快上涨”。具体措施包括:积极增加粮油肉菜等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的生产;严厉查处各种违法违规涨价行为;完善和落实好对低收入群体和大学生等的补贴政策等。

  热点三:中小企业困难能否尽快得到破解

  今年以来,受成本激增、外部需求减弱、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影响,我国部分中小企业,尤其是以出口为主的企业生产经营压力加大,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不少中小企业面临停产甚至倒闭的困境。

  出口数字从一个侧面验证了这一点。前7个月,我国传统大宗商品出口增长呈现放缓迹象。其中,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19.6个百分点,塑料制品出口回落14个百分点,鞋类出口回落4.3个百分点。

  实际上,国家近期已经在财政和信贷支持等方面采取了一些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有关地方也加强了对中小企业的服务。《报告》提出,国家下半年将加大对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支持力度,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

  热点四:节能减排预定目标能否按期实现

  今年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降幅比上年同期扩大0.1个百分点;预计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也将继续保持下降趋势。

  “也要看到当前节能减排形势依然严峻,《报告》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谢克昌提醒说。

  《报告》特别提出,下半年要“坚定不移地推进节能减排”,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考核,加快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狠抓量大面广的节油节电工作,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和工业污染治理力度,加快水污染处理设施建设。

  热点五:农业生产农民增收能否保持稳定

  今年以来,我国农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夏粮连续5年增产,早稻丰收,秋粮长势普遍较好。肉禽蛋和蔬菜等“菜篮子”产品生产稳定发展。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增长19.8%。

  “上半年农业获得好收成,是在全球粮食危机的背景下取得的,农业为国民经济全局提供了有力支撑。”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尹成杰说。但是,《报告》中也特别指出,“当前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依然较多”。

  “当前,保护粮食的生产能力非常关键,一方面要保护耕地,另一方面要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李乾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