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08-06-17
【来源:中国商报】
日前,“第三届APEC电子商务工商联盟论坛”在北京举行。与会官员及专家认为,中国电子商务近年来发展迅速,但依然面临很多新的挑战,亟待模式创新。
商务部副部长蒋耀平在论坛上表示,当前,中国电子商务的地位和发展目标已进一步明确,电子商务交易额形成一定规模,但其发展依然受到国际贸易跨境物流问题、地区间数字化差异问题、网上信用制度不健全问题、网络安全问题、标准问题以及法规障碍等一系列问题的制约。他建议,国内电子商务市场亟待进行电子商务技术、发展模式和业务模式上的创新。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所长助理荆林波也指出,B2B目前仍然是中国电子商务的主流,且发展速度非常快。2007年B2B市场的交易规模超过21239亿元,占电子商务交易总额的91.3%。他预测,随着中国电子商务快速发展,B2B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将会以几何级数增长,综合类的B2B电子商务平台也将得到很好的发展,
但他也坦陈,以B2B为主流的中国电子商务存在诸多问题:如缺少电子支付的电子商务平台;服务平台的功能过于简单;交易功能和服务还不够完美;地区发展水平和行业应用水平不平衡。
APEC电子商务工商联盟主席、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主任刘俊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通过政府政策引导,以及企业自身需求的推动,近几年,不少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在电子商务能力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主要面向中小企业服务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也有了很快的发展。但是,仍然面临发展的瓶颈。”
刘俊生告诉记者,目前,我国电子商务模式创新不足,尚存在亟待解决的四大问题:首先,资金投入不足。以对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起关键作用的公共电子商务服务平台为例,政府虽然可以通过政策及资金来引导对公共服务平台的投入,但政府财政投入毕竟有限。
其次是重复建设问题。目前,中央政府已制定了国家层面的信息化发展战略,各地政府也纷纷加大对地方信息化的投入,但各地都各自建设地方平台,一方面标准不一,很难互联互通;另一方面重复投资,很难资源共享。
另外,还有专业化服务的问题。从目前的电子商务平台来看,大多只做到了能完成贸易过程中的特定服务,比如厂商介绍、产品展示,而对交易前的业务协同、交易后的支付和物流等功能性环节缺乏关注,贸易的全流程服务更无从实现。
此外,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平台和数据的安全问题。目前,计算机病毒、网络攻击、系统漏洞、网络泄密等问题都不可小觑,还可能遭遇到虚假有害信息,甚至有网络违法犯罪行为。
“我们知道,现在社会化分工越来越细,在地方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与其各自依靠高投入建设大规模、高标准的电子商务平台,以己之短攻人之长,不如另辟蹊径。”刘俊生说,将服务外包,充分利用专业第三方服务商的优势资源,实现地方平台与全国平台的对接与融合是当前电子商务领域亟待突破的瓶颈及创新的关键。
刘俊生还表示, “目前我国政府正提倡建立服务型政府和节约型社会。电子商务作为现代服务业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将是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点和契机。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除了原来的管理职能,更需要起到的作用是引导、协调、规范和鼓励这个市场的发展。”刘俊生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已经出现了产业集群化,如果能充分发挥政府的推动和引导作用,降低中小企业信息化实施成本,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区域经济将快速发展,中小企业的竞争力也将稳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