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08-04-17
【来源:中国商经学会】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宋国青认为,2008年如果是“真紧缩”的话,仅仅能稳定物价的快速增长,而如果“假紧缩”(调控政策落实不到位)的话,物价增幅可能达到两位数。他指出,2007年下半年以来,从主要商品来看,物价已是全面上涨。此前,对2007年的物价上涨问题,学界一直有成本推动说和需求推动说等两种观点。前者认为,只要加大猪肉、粮油、牛奶等供应,价格就会下来。后者则认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收入提高,膳食结构改变,一般增加供应解决不了上述问题。针对目前的物价上涨过快问题,有分析人士认为,除了需要降低经济速度外,更多地需要从给予农民利益着手,否则,将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食品价格上涨的问题。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07年以来的物价上升过快,主要是食品因素导致。这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两次食品价格上涨,导致严重通胀情况类似。据研究,我国每次出现食品价格大幅上涨,都与工业过快增长有关。2002年以来,随着工业化发展速度加快,占用耕地面积的速度也在上升,2006年我国耕地面积净减少460万亩。根据国土资源部公布的数据,截止2006年10月31日,全国耕地面积为18.27亿亩,日趋逼近18亿亩的耕地红线。同样,2007年的食品价格上涨,猪肉短缺表面上发端于猪兰耳病等疫情,此后猪肉、食用油、牛奶等价格上涨;其实与工业化加快,耕地减少,农民务农劳动力减少有关。因此,如果要从根本上稳定价格水平,需要进一步对农业、农村、农民做好补贴,提高农产品价格,将价格上涨保持在一定水平上,而不是迅猛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