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首页» 观点集萃

观点集萃

通胀压力持续加大 结构调控有望加强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08-01-18

【来源:中国证券报】

当前中国经济金融运行中仍存在通胀压力持续加大、货币和信贷增长速度偏快、流动性过剩有待疏导、投资反弹压力不容忽视、外贸顺差增长规模偏大以及经济增长的效益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等问题,经济运行从偏快转向过热以及物价结构性上涨转向全面通胀的风险值得密切关注。上述问题的产生和显性化是2002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进入新一轮上升期以来的主要特点,其相互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上的关联性,并共同驱使中国宏观经济反复发生从偏快转向过热的风险。

  为此,我们预计,2008年监管层将加强并完善宏观调控,继续以总量控制、结构优化为调控主线,切实贯彻以“紧信贷”为核心的从紧货币政策,并发挥财政及产业等政策在调整经济结构方面的作用,确保中国经济金融实现平稳较快增长。

  我们判断,2008年中国经济金融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趋势,我们维持“2007年中国GDP增速为11.3%,2008年中国GDP增长10.7%”的预测。

对当前国内经济金融运行的总体评价及主要问题分析

2007年中国经济总体上保持了快速平稳的增长势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11.5%,比上年同期加快0.7个百分点;增长质量继续改善,尤其是工业企业效益不断提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有所增加,经济结构改善进程加快;节能减排和节能降耗的效果初显,宏观调控效果较为显著。但值得高度重视的是,制约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并有可能导致经济从偏快转向过热的风险仍旧存在,具体来看:通货膨胀压力日见加大;货币和信贷增长速度依旧偏快;固定资产投资反弹势头不容忽视;以外贸顺差高位运行为代表的国际收支失衡问题还未得到解决;流动性过剩仍待疏导,资产价格过快攀升的压力尚存;节能减排压力仍然很大,经济结构调整仍待加强。

  ――CPI、PPI双双走高,全面通胀风险加大。继CPI自2007年初以来保持加速上涨态势,PPI也在同年8月进入了上行通道,11月更同比上涨4.6%,涨幅较上月提高近50%。如果上游产品涨价向下游传导,将引发整体物价的全面上涨。考虑到国际原油及主要大宗商品价格涨速加快,国内以肉禽为代表的食品价格上行压力仍较大、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税制改革步伐将加快以及居民通胀预期增强等因素,未来价格由结构性上涨转变为明显通胀的风险正在加大。

  ――商业银行体系流动性依然充裕,我国储蓄率过高、消费率偏低的经济结构性矛盾使得商业银行流动性总体过剩的产生机制将长期存在。2007年在央行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6次上调利率和大力度央票对冲的货币政策调控下,商业银行超储率持续下行,银行间本币市场利率总体走高,显示商业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状况较2005年和2006年不断改善。但从绝对量角度考察,适当的超储率水平、仍在堆积的存贷差总量、大幅增长的银行间本币市场交易量及去除新股申购因素影响较为合理的银行间货币市场利率水平等一系列现象表明,银行体系的流动性仍然较为充裕。境内流动性过剩虽然表现为由于贸易顺差过大等导致的境外流动性输入引发的货币现象,但从深层次看则与我国储蓄率过高、消费率偏低的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密切相关。影响经济领域失衡的因素是长期性的实体因素,经济结构的改变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所以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产生的机制仍将长期存在。

  ――国际收支双顺差扩大和信贷增速偏快导致货币供应量扩张压力增大。新增货币供应量由外部输入和内部生成两部分形成,即国际收支双顺差所引发的人民币被动投放和原始贷款与货币乘数创造的派生贷款两部分构成。2007年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尤其是贸易顺差增长总体高位加快通过外汇占款渠道投放的基础货币不断增长。同时,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明显增强,在流动性偏多的背景下,金融机构利润约束增强、企业和居民信贷需求旺盛及信贷扩张动力强劲等因素共同作用于货币乘数,大大增强了银行体系的货币创造能力,形成货币供应量过快增长的局面。

  ――固定资产投资反弹势头不容忽视。首先,2007年房地产投资、新开工项目以及地方项目投资的加快使得2008年投资增长仍有较强的惯性;其次,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企业自筹资金增速呈逐渐上升之势,企业对银行贷款的依赖性有所下降,将导致“紧信贷”政策效力弱化。2007年前11个月,企业自筹资金增速为33.6%,比1季度末、上半年末和三季度末分别增加11.8、3.4和1.4个百分点;第三,贷款中长期化势头明显和中长期贷款增速持续高于贷款总量增速的因素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助推投资增长;第四,房价进一步快速上涨的压力仍然较大,房地产投资继续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反弹的可能性依然存在。总之,考虑到2007年企业效益高增长、今年政府换届等多重因素,未来投资反弹压力不容低估。

  ――资产泡沫堆积的风险仍值得关注。在流动性过剩和实际负利率的双重刺激下,大量资金流入资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