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首页» 观点集萃

观点集萃

“商景合一”或成购物中心未来出路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07-05-03

【来源:中国商报】

最近几年,国内各大中城市地产商兴建购物中心热达到了一个不小的高潮,但是一段时间过去,人们发现很多购物中心却没有想像的红火。

在不久前在河北省石家庄举行的2007中国商业趋势论坛上,作为本届会议轮值主席的河北天成企业集团董事长赵勇强提出了购物中心未来“商景合一”的品牌模式。他说:商业地产必须要做到“商景合一”,要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主题,才不可模仿、不可复制、不可替代。

“商景合一”是前提

“商景合一,就是要把购物中心不单纯的作为商业店铺,还要让它存在一定的景观。”赵勇强说,他的这个理念不仅是作为一个浙商多年来的体会,更是从几千年的商业文化中体会到的。很多人认为购物中心发源自国外,但赵勇强不这么认为,他觉得购物中心的老家在中国,证据就是来自宋朝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赵勇强说《清明上河图》其实就是一副购物中心的画卷:在河流的两岸店铺鳞次节比,人们隔河相望,那样的图景就是一个古代版的SHOPING MALL。

“一条河两边店,选址规划最关键。”赵勇强说,为什么《清明上河图》出现非常繁华的商业景象呢?关键是存在风景和商业的有机结合。他认为现代购物中心建设要实现“商景合一”并非“闭门造车”,这是购物中心适应消费需求的一种变化。从商业普及情况来看,日常消费已经在最近距离(便利店)得到满足,而能招徕消费者的是一种集衣、食、乐、逛缤纷体验为一体的混合业态,而这类业态就特别注重购物、休闲的环境性。没有这种环境、商业氛围不到位,店面也就没有办法存活,那么物业的商业价值也就无以体现出来。

赵勇强认为,现在很多开发商在做购物中心后,总是出现这样那样的难题,甚至半死不活,关键在于现在有很多的开发商拿到地块以后,更多的不是从消费者的需求,或者周边的环境综合考虑做商业,而是追求这种视觉上的美感,不管怎么样,先做一个大盒子,在这个建筑做出来以后,赶快招商或者销售,争取把这个项目赶快甩出去,国内现有的购物中心在这个开发背景下做出来的,没有考虑到当地的消费市场和周边环境的开发去形成风景,在以后的运营管理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的问题。

“但是我们打造的万象天成购物中心就不是那样。”赵勇强说:“我们经过慎重的考察石家庄的整体情况,然后发现我们的购物中心坐落于河北省艺术中心、裕园广场西侧,这样与河北省艺术中心、裕园广场三位一体形成一种风景。”赵勇强说,选择在这里打造购物中心是因为国际吴桥杂技在河北省艺术中心举行,这样一个得天独厚的风景就自然形成了。在选好地址进行规划后,按照杂技为文化主题,以建设石家庄城市会客中心的目的,开始为自己的购物中心量身订做选择招商。“一定要先规划设计自己的文化主题,再招商,然后再按照设计规划进行建筑。”赵勇强说这是实现购物中心将来发展非常重要的一环。

主题文化是关键

有关专家早就指出,21世纪的经济将是文化的经济,因为文化介入商界已越来越趋于全方位和多层次。开发购物中心、运营购物中心同样离不开文化,而且这种商业文化将会变得与商业经济同等重要。所谓商业企业文化是指商业企业在其经营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其中精神文化又可细分为商业制度文化和商业观念文化。

商业文化的内涵具体讲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商业的物质文化,它是商业企业的表层文化与直观形象,蕴涵在企业实现其商业行为的各种物质条件中。如商品的品牌、质量、包装、广告、陈列、店堂的整体设计、装潢、音响、色调等;二是商业的组织制度文化,它体现在商业企业的组织机构、人事管理制度及劳动规章纪律中,对商业职工的影响极大;三是商业的观念文化,表现在商业企业主体的整体素质上,如商业主体的价值观念、指导思想、伦理观念、知识结构、商业风尚、时代感觉、艺术修养、民族情感等。

赵勇强认为中国的商业文化出现在十五到十六世纪夏商时期,随着商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与文化的结合,商业与文化的交流,也形成了我们社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商业与文化方面,由于中国是以伦理为主的社会,商业与文化是互为补充的,比如诚交天下客,利从信中来。但现实中,很多商业企业喊着发展商业文化,但却只是喊在嘴上,写在纸上,不能真正体现商业文化,更不能形成自己的主题文化。“没有文化的商业是没有竞争力的,没有主题文化的购物中心是没有吸引力的。”他说,每一个商业地产项目都包含特定的商业文化,现今“第四代SHAPP MALL”逐渐兴起,“第四代SHAPP MALL”反映了闲趣商业文化的特性。按照市场调查,消费者对商业的要求已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对商品和服务态度的要求已经下降到次要地位,而对商业环境的要求已经上升到主要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