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07-11-27
【来源:《通商》杂志】
在“中国制造”备受质疑的同时,“中国服务”却悄然升级,并且昂然走出国门。众多企业踏上了服务出口的征途,在这项伟大的征途程中,我们需要树立起中国服务企业的标杆,并且寻找出中国服务出口的病症与出路。
在过去的一年,“中国制造”备受诟病,国际消费者已经离不开“中国制造”的同时却又带着某种偏见怀疑着它。
对于众多中国企业来说,理想的当务之急便是,如何在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同时,迅速抢占国际市场,并且建立起我们的服务品牌,将中国服务成为“安全”、“高品质”、“奢华”与“备受赞誉”的联想。
服务出口TOP10
谁将是众多服务出口企业中最为出色的一员?
在中国服务出口企业漫长历程中,我们看到无数企业以及企业家们的努力与艰辛。它们服务领域从传统的航运、物流、餐饮、金融与保险,到新兴的网络服务、软件、以及通信服务。它们都是野心勃勃的本土企业,或许有着强大的政府背景,或许只是简单的民营私企,但它们都毫无例外地致力于服务与品牌的国际化。
在评选过程中,我们将各个领域的企业都归纳于以下几个视点组成的标准体系之内:品牌、盈利能力、海外发展状况以及未来发展的空间。通过广泛而严谨翔实地调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中国服务跻身国际品牌之路中,它们是众多企业中的楷模。
表1:中国服务出口企业TOP10
名次 公司 服务领域 品牌 盈利能力 海外发展 未来空间
1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 航运物流 A+ A+ A+ A+ “cosco”的醒目标识已经遍及全球160多个多家和地区的1300多个港口,中远已经成为中国企业服务出口的标兵。
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 A+ A+ A+ A 2006年,这家民营企业的销售收入是85亿美元,利润为5.12亿美元,其中65%来自海外市场。毫无疑问,华为已经成为中国新兴国际品牌的代表。
3 中建国际 建造服务 A+ A+ A+ A 中建国际将“中国建造”遍及了全球,目前25%的总营业额以及75%的效益来自海外,对于这家入选世界500强的企业来说,国际化刚刚开始。
4 中兴通讯 通信 A A+ A+ A 中兴30亿美元的销售收入中44%来自海外,作为华为的有力挑战者,中兴通信同样是众多中国企业服务出口的标兵。
5 中国工商银行 金融 A+ A+ B A 中国工商银行已经成为世界市值第一的商业银行。1993年,工商银行在新加坡开设了第一家分行。前不久,56亿美元的收购案也标志着工商银行大规模国际化路线已经开始。
6 阿里巴巴 电子商务 A+ A+ A B 网络技术的运用使得阿里巴巴坐镇杭州便可以为世界各地商户提供服务。作为全球领先的B2B电子商务品牌,阿里巴巴已经成为国际贸易领域最大、最为活跃的网上交易市场。
7 中国保险集团 金融、保险 A A B A 与其他国内金融保险公司相比,中国保险集团的国际化的步伐已经遥遥领先,对于他们来说接下来就是继续国际化。
8 东软集团 软件与服务外包 B A B+ A 东软雄踞中国软件出口外包市场首位,它的海外业务一直在持续增长,对于东软来说,最重要的便是再接再厉,因为坚持就是胜利。
9 中软国际 软件与服务外包 B A B+ A 中软国际已经成为东软的有力挑战者,2006年欧美市场收入中软国际更是高居国内榜首。
10 全聚德 餐饮 A+ B C A 中国餐饮走出去的路程漫漫,尽管,全聚德海外只有5家分店,但相对于其他餐饮企业来说这已经是不错的成绩单了。中国餐饮国际化必须加速。
品牌启示录
与“中国制造”一样,“中国服务”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而此次中国企业服务出口TPO10的排榜中无疑透射着“中国服务”的众多隐患。
首先,大型国企服务国际化步履蹒跚。尽管以中远洋、中建国际等为首的大型国企都出现在了TOP10里,但诸如中国移动、中国银行等大型国企却纷纷落榜,并且,此刻民营企业已经牢牢地占据了中国服务出口的半壁江山。但相对于华为65%的海外销售额相比较,中建国际只有25%。尽管拥有者雄厚资本以及政府资源等得天独厚的条件,许多国有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依旧水土不服,它们还是改变不了傲慢的品性。与众多国企蹒跚步伐相比,以华为、阿里巴巴为代表等民营企业则显得更加从容而积极,并且这种“国退民进”的趋势似乎仍在继续。
其次,则是相对于国外一些企业,国内诸如:金融、保险、餐饮等一些企业的国际化步伐过于滞后。就餐饮行业而言,麦当劳、肯德基等国际品牌已经遍布了中国各大城市,而全聚德在海外则只有可怜的5家分店,更何况,相对于其它国内餐饮品牌而言,全聚德已经遥遥领先了。而金融、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