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07-11-26
【来源:中国商报】
“错位经营、细分市场、优化服务、再造流程”,当前民营企业急切需要战略性地发展现代物流。
从本质上说,现代物流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现代管理技术、现代运营管理手段整合传统的物的流通方式,形成新的系统化、社会化、信息引领的物流平台和体系,或者是全球化物流体系,使传统的运输变为现代物流中的运输环节,传统的库存变成现代物流中的流转环节,传统的搬倒在现代物流中从多次到最少的次数甚至1次搬倒。
现代物流的各环节是连贯的,不重复的,不浪费资源,而且可以降低成本。因此,现代物流是现代流通的主体,它由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以及人的流动共同构成。民营经济在现代物流发展中可以大有作为。
经济快速发展催生现代物流
由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搜寻信息的成本、商务交易的成本、资金传输的成本可以降低为零或者趋近于零。但是,物在物理意义上的移动,只能通过合理地设计流程、设计流通方式来缩短时间,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创造效益。因此,从这点上说,经济学原来意义上的市场交易成本节省了,过去最大的成本是搜寻信息的成本。因为搜寻信息的成本已经可以通过新的技术替代或者降低了,现阶段最大的成本是物流的成本。
现代物流是现代服务业中的重要行业。我国“十一五”规划提出,要发展现代服务业。最近出台的国务院七号文件,目标是到2020年将我国从制造经济转向服务经济,实现服务经济对制造经济的逐步替代和高度融合。把发展服务业作为国家战略,其中一个重要领域就是现代物流服务。现代物流在服务领域中属于生产性服务业。
按照服务的内涵划分,从理论上讲,服务应该分成四种:第一种,与商品销售过程如影随形的服务;第二种,与生产过程相伴生的服务,也就是“十一五”规划中所说的生产性服务;第三种,生产、销售与购买及消费同时发生的服务,是即时性服务,是面对面服务,是人对人的服务,是纯粹的服务,具有不可移动性、不可复制性,是无形的商品,是没有载体的;第四种,公共型服务,即由政府和公益性组织提供的服务。在这四大类服务中,生产性服务是最重要的服务,因为我国是制造业大国,正处在工业化的中后期,因此,从制造业的发展中派生出来的这种生产性服务的需求,是目前市场需求最旺盛的服务,而其中物流服务又是生产性服务中最重要的服务。
国际贸易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现代物流是国际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贸易中的生产性服务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很大比重。现代物流是集知识、技术、人才、管理于一体的密集型产业,发展现代物流是推进现代流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转变经济运行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最重要的转变应该是经济运行的方式的转变。因此,发展现代物流是我们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选择。
民营企业应合理定位
民营经济的发展将对我国现代物流的发展起重要作用。但是,民营经济在现代物流这样一个体系再造、经济运营方式转变、经济增长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必须寻找自己的合理和正确的定位。现代物流是第三利润源,这绝不是一个概念,而是需要在整个物流体系的重新组合过程中找对自己经营的环节、通过特定服务创造的物流需求、特定的客户群和特定的专业领域。从现代物流发展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的机遇看,有五个方面值得关注。
进出口贸易中产生的物流服务需求。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从1978年的206亿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1.76万亿美元,从世界第32位上升到世界第三位。国际航运是所有国家国际贸易所采用的最重要的物流方式,承担了90%以上的进出口贸易货物的运输。这是创造物流需求的重要源泉,是产生物流利润的重要关注点。
港口物流服务需求。到2006年,我国已经有12个港口吞吐量超过亿吨,有6个港口超过2亿吨,中国港口连续3年货物吞吐量居世界第一位,集装箱的吞吐量也居世界第一位。在上海,去年的港口吞吐量已经达到了5.37亿吨,占全国总量的12%,占世界第一位;集装箱的吞吐量达到2171万标箱,占全国集装箱吞吐量的24%,在世界上已经达到了第三位。因此,港口物流产生的服务需求是巨大的。这个领域也应该是民营企业关注的重点。
各类特殊经济功能区的物流服务需求。特殊经济功能区实际上是制造业产生物流服务需求最密集的区域,值得民营企业关注。我国现有的特别经济功能区包括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保税区、区港联动区等。这些特殊经济功能区是我国制造业最密集的区域,也是物流需求最旺盛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