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首页» 观点集萃

观点集萃

政府干预小吃价格涉嫌违法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07-09-17

【来源:中国商报】

今年6月26日,甘肃省兰州市物价局对兰州牛肉面提出了“限价令”,引起了上至国家发改委、下至普通老百姓的举国关注,并引发了一场被舆论称为“2007年最受关注的公共政策”辩论。

就在这场辩论尚未平息之际,8月2日,陕西省汉中市物价局就“面皮”核算成本通过当地媒体向广大市民公布;9月1日,陕西省西安市物价局公布了牛肉泡馍、肉夹馍等一批小吃的成本价。近日,甘肃省物价局下发通知,提出今年不再出台新的政府调价措施;对于未列入定价目录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均应由市场调节,正常情况下政府部门不直接干预。这纸通知应该是对兰州市物价局限价令的一个结论性意见。然而,与此相关的争论并未平息。

法律专家指出,不论是强制性的“限价令”,还是“温和干预”的公布成本价,政府的这些行为均已涉嫌违法。

价格干预举国关注

  在全国范围内出现食品价格持续上涨,一些食品企业以原材料价格上涨为由纷纷涨价,其中不乏跟风涨价、串通涨价的乱涨价行为,直接影响居民基本生活的情况下,为了稳定市场价格,引导生产者和经营者诚信经营,规范价格行为,部分地区的物价管理部门出于使食品和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理性回归的考虑,对市场价格进行了或硬性或软性的干预。然而,明明是为民办事、关注民生之举,却引发“价格干预”、“管理越位”甚至“涉嫌违法”的强烈质疑。

  6月26日,兰州市物价局对牛肉面提出“限价令”:普通大碗牛肉面的价格不得超过2.50元,小碗牛肉面的价格不得超过2.30元。很快,这次价格干预就引起了各方强烈反应,孰是孰非,争论不休。

  7月7日,国家发改委有关人士在一档电视节目中就此事表态:即使牛肉面经营者确实存在串通涨价行为,政府部门用行政手段去干预本应当由市场调节商品价格的做法,也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略欠妥当。7月11日,兰州市物价局、卫生局、质监局等5部门联合向新闻媒体发布通报,一方面再次强调牛肉面系兰州市标志性食品和市民生活必需品,其价格是典型的民生价格,其地位不亚于水电气暖和公交票价;一方面列出牛肉面成本清单,认为“大碗牛肉面单位成本为2.19元,普通牛肉面价格维持在2.50元是有合理利润的。兰州市物价局副局长魏立中信誓旦旦地对媒体表示:“我们通过规范牛肉拉面行业价格行为,就是要向市民传递一个信号,政府有能力稳定市场价格总水平,能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价格稳定的关系。”

  面对国家发改委的指责,尽管兰州方面多有不服,但8月底,甘肃省物价局即下发通知,提出今年不再出台新的政府调价措施。对于未列入定价目录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均应由市场调节,正常情况下政府部门不直接干预。

  与兰州市的硬性“限价令”相比,陕西汉中的公布面皮成本价则属于“温和干预”。据当地媒体报道,面皮是汉中最著名的地方小吃,每天早上吃上一碗面皮,几乎是80%当地人的习惯。汉中物价部门经摸底后发现,除原料价格因素外,面皮涨价的更重要因素是一些面皮店跟风涨价。如果再不对面皮价格施加影响,市场会出现一定恐慌心理,别的商品也有跟风涨价的可能。经过研究,汉中市物价局决定选择公布成本这一价格干预方式。经过3天的调查测算,物价部门得出结论:店面面积约20平方米至30平方米,从业人员3至4人的店面,以每斤大米可加工面皮4张,平均日销售面皮200碗左右计算,加上人工费、水电费、店铺租金和其他行政费用,以及包括大米、辅料豆芽、土豆等在内的原材料费用,每张面皮的成本为1.116元。8月2日,面皮核算成本通过当地媒体向广大市民公布。与此同时,物价工作人员跑遍全城300多家面皮店,向经营者送达成本调查结果通知。

  9月1日,西安市物价局公布了泡馍、肉夹馍、油泼面、米面凉皮等小吃的成本价,目的是通过间接干预的方式让乱涨价行为暴露在阳光下。那么,小吃的成本价格是怎么算出来的呢?西安市物价局表示,近日组织全市物价系统集中对部分有代表性的特色小吃进行了成本调查,调查的品种有肉夹馍、泡馍、豆制品、油泼面、猪蹄、米面凉皮等。另外,今年8月物价局曾公布了方便面的成本,社会效果很好,部分方便面价格也已明显回落。物价部门希望第二批成本信息公布后,相关的生产者、经营者能自觉执行国务院和省市政府关于维护副食品市场价格稳定的通知要求,带头诚信经营、合法经营,规范其价格行为。西安市物价局有关负责人强调,由于受地域差异、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影响,此次公布的小吃成本价地域性强,只是选取了个别区域内一些知名品牌的小吃企业进行调查,所以公布的成本价相比一些小门店的成本价会高一些,并不代表整个西安地区的平均成本价格。如果有经营者趁机跟风涨价,物价部门将进行严厉查处。

  上述三地物价部门的举动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强烈关注,各地媒体在进行新闻报道后,还纷纷发表专家评论及读者意见,新浪等网站更是掀起了网民评论的热潮,更有媒体将这场辩论称之为2007年以来最受关注的一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