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07-03-05
【来源:经济日报】
当前,国民经济呈现出增长速度较快、经济效益较好的良好局面。保持和扩大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就要正确处理好投资和消费的关系,坚持以增加居民消费尤其是农民消费为重点,努力提高农民和城镇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再为扩大消费加把劲。
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部署,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取得明显成效,城乡消费品零售额增幅差距不断缩小。据统计,今年一季度,城市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5.5%,县及县以下增长13.7%,增幅仅相差1.8个百分点。但也要看到,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依然较大。一季度,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4333亿元,县及县以下仅为6855亿元。如果考虑到农村人口数量较大等因素,这一差距会更大。
农村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国情,只有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强化对农业和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才能不断扩大内需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当前进一步开拓农村消费市场,面临着农业丰产增收、农民消费转旺的有利时机。我国粮食生产持续丰收,粮价稳中有升,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已连续3年保持在6%以上。对31个省、区、市6.8万户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今年一季度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260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1%,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是1997年以来同期增幅最高的。同时,国家继续增加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实施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政策,继续对重点地区的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增加对财政困难县乡和产粮大县的转移支付。这一系列支农惠农措施,为农民增收减负提供了政策保证,也为扩大农村消费提供了有利条件。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巩固、完善和加强支农惠农政策。随着促进农民增收减负的政策措施进一步落实,扩大农村消费有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如果我们及时抓住有利时机,再为扩大消费加把劲,将农民消费进一步启动起来,就能够更好地发挥消费需求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测算表明,农村人口每增加1元的消费支出,就能为整个国民经济带来2元的消费需求;农村的家电产品普及率多增加1个百分点,就可多形成238万台(件)消费需求及有效供给。
需要指出的是,当前在坚持以增加农民消费为重点,努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的同时,还要重视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的正确引导等问题。合理的消费结构、正确的消费引导,不仅有助于更充分地挖掘消费潜力,而且能对经济结构调整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比如,在高效节能产品领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节能灯生产国,我国70%左右的节能灯产品用于出口,但国内的使用量却偏低。这有认知上的原因,还有市场不规范,产品良莠不齐等原因。尽快采取措施,在引导、规范、推广上下功夫,不但能有效开拓节能灯消费市场,而且对于节约能源资源意义重大。有人做过这样的比较,如果用10瓦的节能灯取代亮度相近的60瓦的白炽灯,以全国推广使用12亿只、每只节能灯每天工作4个小时计算,每年节省的用电量相当于一个大型电站全年的发电量。因此,再为扩大消费加把劲,要把扩大消费与经济结构调整紧密结合起来,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不断完善金融税收政策,支持合理消费,遏制不顾资源环境的盲目消费,大力倡导健康、节约、环保的消费模式和良好社会风气,使全社会都积极投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总之,我们要充分认识努力提高农民和城镇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的重要作用,积极采取得力措施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文/马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