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07-05-21
【来源:中国经济网】
天下无不散的筵席,就在去年的国美全球家电论坛上,还可以看到国美黄光裕、苏宁孙为民、永乐陈晓、大中张大中等中国家电零售业的大腕齐聚一堂,就中国家电卖场的明天畅所欲言的热闹场面。然而不到几个月之后,国美收购了永乐,大中单方面解除了和永乐的战略合作协议。
今年的国美全球家电论坛上,国美显得形单影只,苏宁和大中都借故没有参加这次论坛,空气中弥漫的火药味,并没有因为永乐被收购而淡化,反而有全面升级的趋势。
最先挑起战火的还是一向好斗的国美,继今年3月在武汉和苏宁竞购工行广场物业之后,又在五一前夕在广州维多利广场耗资10亿元开旗舰店,并拿下有广州商业坐标之称的天河城4楼电器卖场的经营权。如此这般,再加上之前在正佳广场开的永乐门店,已经对和维多利广场一街之隔的苏宁形成包围之势。
面对国美在家门口的叫板,苏宁毫不示弱,将新开的3C数码店广告覆盖了整个广州地铁。如此备战,两家用于营销的费用也直线上涨。正如一位营销专家所说,渠道商之争,已经由三国鼎立到两强相争,进入最后的贴身肉搏战。此时的大中,无疑是两强之争中一块重要的前沿阵地。
只是短短一个月间,谁来收购大中,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
先是国美放出风声对大中有意,并且半是威胁的半是诱降地说:大中和永乐的官司未定不适合寻找第三方的买家。而去年就频繁传出大中要卖,并且和苏宁多次接触过的大中,一直周旋在苏宁、国美和百思买之间。孙为民在最近澄清,收购大中未定,叫价30亿元显然太高,苏宁不会接受。
黄光裕生性多疑、性格多变已经为众人所熟知,就在大中在两强相争价格走高的时候,
黄光裕又表示,“收购永乐已经让国美坐稳家电卖场的霸主位置,而目前的大中主要市场就是北京,和国美的部分店址重合,国美得到大中加盟会更好,得不到也不是举足轻重的事。”
国美、永乐、大中三者搅在一起,分分合合,使得今年大中花落谁家,成为国美和苏宁两强之争的最大看点。而国美放出来的烟幕弹,一度迷惑了对手,国美对大中不是势在必得,但也不会让苏宁轻松地吃下去,能在资金上更多地牵制对手,也是这番国美和苏宁军备之争的目的所在。
虽然黄光裕表示收购大中不是最重要的事情,目前苏宁已经在着手对大中的估价,今年10月份这场收购有望收官,但是目前大中收购案还是一个悬案?
国美是敌人要吃掉大中,还是朋友在做大中的托儿,要看做成这笔生意后,谁是最大的受益方。
国美是买大中,还是在帮着卖大中?
国美要哪家的1.5亿?
永乐和大中的恩怨
张大中和黄光裕都起家于北京,但是二者的对立也是由来已久的。
国美和大中的门店一度对着开,但是大中的北京门店数量还是在国美之上。但也是国美和大中北京之争,消耗了张大中不少精力,当大中站稳北京放眼全国市场的时候,已经是国美、苏宁的天下了。
张大中身边的人说,最近张总显得很累,已经无心再战。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失去市场的最佳扩张时机,卖掉大中对渴望安享晚年的张大中来说,没有太多的感情因素,最关键的还是价格问题。
用20多亿元现金换大中100亿元营业额和每年2亿元左右的纯利,对于国美来说,业务增长了15%,对于苏宁来说,相当于增长20%,看来谁买下大中都是一笔合算的生意。
曾经,张大中还有一线希望,通过和永乐的进行战略合作,阻击国美这个竞争对手,双方约定一年之内完成合并,收购价格由一年后大中的赢利及资产状况来确定。
但是就在大中和永乐牵手三个月后,永乐电器突然与国美宣告合并,大中因此单方面宣布与永乐解约,并将双方的“解约官司”交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进行仲裁。
张大中因为这件事情颇受打击,已无背水一战的意思。让张大中气愤的是,当初和永乐签订的合作协议,竟然成为国美阻碍大中卖掉的理由。
根据国美公布的2006年年报管理层分析报告描述,去年4月19日,永乐和张大中就转让北京大中78%的权益(以下简称大中权益)给永乐而签订了一项战略合作协议(以下简称战略合作协议)。根据该战略合作协议的条款,永乐已经支付张大中先生(以下简称按金)人民币1.5亿。
该协议写明,如果永乐中国一方无法就转让大中权益履行其义务,张大中有权没收该按金,如果张大中一方无法就转让大中权益履行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