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首页» 观点集萃

观点集萃

消费综合景气指数上扬传出哪些信号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07-04-26

【来源:经济日报】

根据消费景气预警系统预测,2007年一季度消费需求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态势,消费综合景气指数将达105.3点,高于去年四季度,一季度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预计增长14.5%,呈现市场繁荣、购销两旺、热点频出的良好态势。

2006年消费景气逐季走高

2006年我国经济在结构调整中实现了较快增长,钢铁、房地产等过快增长行业得到调整,投资增速平稳下滑。在收入分配向居民倾斜、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作用等政策引导下,消费品零售额呈现稳步快升的增长态势,全年增长13.7%,增幅高于上年0.8个百分点。

2006年四季度消费景气先行指数为107.21点,比上季度下降0.16点。先行指数的下降,说明国家宏观调控的效果有所显现,在政策作用下,四季度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增加值增速均出现回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先行指数的下行。但目前

的先行指数仍是2005年以来的较高水平,宏观经济仍处于扩张期,个别季度的回调将使经济运行的结构更为合理、增长的基础更为坚实。

2006年四季度,反映当期居民消费需求旺盛程度的消费景气一致指数为104.99点,比上季度上升0.17点,分别比一、二季度提高1.25、0.6点,为199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也是2005年三季度以来连续第七个季度消费景气指数的持续上扬。消费景气指数持续上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一是2006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增加城镇居民收入的政策措施,农业丰收和农产品涨价,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带动了消费的繁荣。二是国家保护消费者利益、整顿流通环节的措施得力,消费者敢于放心消费。三是宏观经济在调整中持续快速增长,没有出现大起大落,稳定的宏观环境增强了消费信心,巩固了消费良好预期。这些影响因素在消费景气先行指数和一致指数中均有所反映。

去年四季度消费景气变化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特征,那就是消费一致指数明显高于先行指数,且一致指数大幅上扬,而先行指数则较为平缓,两者走势变化有所不同。在我们研制的消费景气预警系统中,先行指数和一致指数相关系数高达0.94,先行指数和一致指数变化虽然在时间上不同步,但是变化趋势相呼应。

今年一季度消费景气继续攀升,消费需求增势不减

2007年我国经济开局增势较猛,1月―2月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4.7%,为近年同期较快增长。现阶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均是围绕着抑制投资、扩大消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这个中心点来进行,因此,促进城市消费更为健康和持续,充分挖掘农村消费的潜力是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预计今年一季度消费需求仍将呈现旺盛势头。根据当前经济发展和去年四季度消费景气一致指数和先行指数变化趋势,我们对今年一季度消费景气初步走势进行了预测。

按照上面的分析,2006年四季度消费先行指数呈现平缓走势,是否会改变一季度消费景气的上升走势?其实不然,在消费景气预警系统中,消费先行指数一般超前一致指数4个季度,也就是说2006年二季度消费先行指数的变化对今年一季度的消费景气影响最大,而在2006年二季度消费先行指数处于快速上升阶段,三季度继续上升,依次外推预测,今年一季度消费综合景气指数将继续保持上升态势,预计一季度消费综合景气指数为105.3点,比2006年四季度提高0.31点,这也是2005年以来消费景气指数的新高。而2006年四季度消费先行指数的平缓走势,有可能会对2007年下半年消费景气的走势产生下行的影响,但也受到当期消费自身增长强弱的影响。

今年前两个月完成消费品零售额14502亿元,累计增长14.7%,增速高于去年同期2.2个百分点,2月份增速更是高达16.9%。分城乡消费看,1月―2月城市消费增长15.3%,农村消费增长13.4%,城乡消费双双快速增长。在经济主要指标高度活跃的促进下,整个一季度消费需求将继续呈现旺盛走势。初步预计,一季度将完成消费品零售额21100亿元,同比增长14.5%,比上年一季度提高1.7个百分点。

城乡消费“双轮驱动”是消费需求强势增长的根源,而居民工资收入和证券投资收入增加以及农民工待遇不断得以改善是消费扩大的支付保证。国家确定的保持又好又快的宏观经济增长格局的政策取向,更是给了消费者良好的经济前景和收入预期,消费景气上升的势头有望延续。此外,农民收入连续3年较快增长,农民的家底逐渐增厚,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多层次性以及消费结构升级将源源不断展现出来,一旦农村居民接过城市消费快速增长的“接力棒”,城市消费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快速增长的局面在农村出现,那么我国消费需求持续增长、替代投资成为对经济增长贡献最大因素的时代也就有望到来。

收入因素成为推动消费景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