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07-04-16
【来源:中国商报】
无论是有着变相的明折明扣“满就减”,还是变相的限量促销模式“独享价”,尽管商场促销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甚至存在欺诈现象,但是消费者还是哪有促销就往哪扎,好像商场和消费者越来越离不开促销了。而在北京市商务局近日颁布、5月1日开始执行的《零售商促销行为管理办法细则》中,政府没有明令禁止商场返券促销,但禁止商家利用返券返卡方式虚假优惠折价等价格欺诈行为开展促销活动。
《细则》对零售商在促销过程中的促销宣传、规则明示、促销方式、商品定价、售后服务等方面均做出了明确规定。北京市商务局张强处长表示,由于国家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禁止商家以返券的方式进行促销,所以此次出台的细则只是倡议商家明折明扣,而没有禁止商家的返券行为。那么,商场促销明折明扣能否真正实现呢?
促销翻新虚实参半
日前,在北京万达广场,新世界彩旋百货在开业之初推出“独享价”促销。其实,“独享价”是变相的限量促销模式,君太百货等商场曾经举办过限量促销活动,而这种模式更多见于家电卖场。与传统的限量促销不同,新世界百货参加“独享价”促销的商品多是知名品牌的新款产品。据悉,思加图、ANGEL INFANTES、STONEFLY等380多个品牌都推出了“开业独享价”货品,折扣达到五折左右,但多数“独享价”货品是限量销售,数量从两件到80件不等。
而在北京安贞华联日前举办的“满200元减80元现金”的春装促销活动中,商场海报显示,安贞华联、望京华联的百货商品部分满200元减80元、60元、40元不等,阜成门华联、石景山华联、广安门华联、回龙观华联则满100元减40元、30元、20元不等。庄胜崇光百货则面向会员举办“满100元减20元现金”的活动。而包括中友百货、华堂商场在内的多家商场也在近日推出“满就减”促销。
也不乏明折明扣的,如百货大楼、甘家口商场、蓝岛大厦、崇光百货等商家不断推出新的折扣活动,有6折起的,也有7折起的,而君太百货“改妆拍卖1折起”的活动推行了整三个月。
不过各种促销活动中似乎都凸显出不实行为,或是在与消费者玩游戏。安贞华联的满200元减80元至40元的活动中,多数品牌的减额幅度都在40元,而知名品牌和新款服装则很少参加活动;君太百货1折起的活动中,几乎找寻不到一折的商品,商品的实际折扣幅度与海报明示不 相符合等。
明折明扣很难实现
在记者近日的调查走访中,京城多家商场表示,当前市场上的打折并没有得到消费者的认可,而《细则》中提倡的明折明扣其实很难实现。
据一家商场从业人员透露,打折降低了商品单价,却没有带来客流量的明显提升,所以各品牌营业额会下降,商场通过扣点挣到的钱也会减少。所以,以往的做法是:打折活动前,很多品牌供货商会抬高商品价格,并联合商场在收银结账系统中虚构“原价” 蒙混价格检查;还有的商场玩文字游戏,比如,“6折起”的活动中,6折7折的商品多是旧款,新品基本不打折。
对此种行为,《细则》中规定,降价促销商品要使用降价标价签或价目表,如实说明降价原因,标明商品的原价和现价;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和不得收取任何未予以明示的费用。
对于降价或打折商品的原价,《细则》明确给出了限定:是指零售商在本次降价前7天内在本交易场所成交的有交易票据的最低交易价格。如果前7天内该商品没有交易,那么就以本次降价前最后的一次交易价格作为原价。
但中友百货、庄胜崇光等商家表示,打折促销同供货商与商家一方面想提高销售额,在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一方面又不愿承担折扣促销带来的“损失”有关。此前市场上盛行的折扣促销虽不透明,但是《细则》中倡导的明折明扣在现实中更难做到。
限量明示也不易
《细则》第十条:零售商开展促销活动中,限时促销的,应当保证商品在促销时段内的充足供应;限量促销的,应当明示促销商品的具体数量,促销商品售完后应及时明示,并保留限量促销商品的销售凭证;连锁企业所属多家店铺同时开展限量促销活动的,应当明示各店铺促销商品的具体数量。《细则》还要求商家不得开展以低于进价的粮、油、盐、肉、蛋等生活必需品的限时限量购物活动。
但是,实际上这种明示很难做到准确,一些商场超市表示,如果在促销海报上表明具体数量,就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进而影响到促销的效果。而为了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一些商场超市经常采取隔段时间促销的办法,所以这也很难在售完就明示。尽管如此,本着为了方便消费者的角度,这些商场还是表示要重新调整促销方法。
另外,对于促销的商品应可退换,一些商场也表示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细则》第五条第三项规定:促销活动明示的格式条款,不得含有让消费者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