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07-02-18
【来源:经济日报】
随着老百姓日子越过越红火,在京城,每年年夜饭的预订也越来越火。而在众多餐馆中,有着良好口碑的老字号备受人们青睐,据说在每年除夕前一个多月,不少老字号餐馆的包桌预定就达到了五六成,包间雅间的预定则平均超过了八成。北京一家老字号餐馆的负责人对笔者说,“其实从春节前的五六个月,很多老字号餐馆就陆续接到年夜饭的订餐电话,临近年关则进入高峰。在我们这家老字号,有些客人每年大年三十晚上吃完饭,就顺便订好了下一年的年夜饭。”京城老字号餐馆为何这般受人青睐?分析起来,主要是老字号们围绕“新”字做文章,并且做出了新文章,比如全聚德、鸿宾楼这些老字号就对传统的烤鸭、红烧牛尾、芫爆散丹等菜肴进行了创新,还不时推出不少自创的时尚新菜,并以健康和绿色作为主打。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千百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孕育了众多特色浓郁、匠心独具、享誉世界的老字号品牌。老北京民谣“头戴马聚源,脚踩内联升,身穿瑞蚨祥”,就道出了老百姓曾经对老字号的向往,因为老字号是质量与信誉的保证,具有独特的人文魅力;道出了老字号经受市场竞争,饱经沧桑而历久弥坚,一直生存发展到今天的辉煌历史,因为每个老字号背后都有许许多多生动的故事,其创业、经营历程凝聚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心血和智慧,代表了中华商业文化的精髓,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在前不久中国品牌研究院公布的“首届中华老字号品牌价值百强榜”上,100强的品牌价值总共为460.74亿元,其中同仁堂以29.55亿元的品牌价值名列首位。据统计,上榜的老字号中,医药行业最多,达到31个,其次是食品、餐饮和酿酒行业,分别是25个、20个和8个。其中酒类品牌含金量最高,8个品牌的平均价值达到7亿元,其次是医药类品牌、餐饮业和食品业。总之,老字号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和体制转换的影响,部分老字号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据了解,1990年以来,由国家商业主管部门评定的中华老字号只有1600多家,仅相当于新中国成立初期老字号总数的10%。现在,即使这1600多家中华老字号企业,也有不少经营出现困难。分析起来,主要是体制和观念比较滞后,阻碍着老字号的改革创新;产品和技术较为陈旧,制约着老字号的价值提升;资金短缺、人才流失,降低了老字号的发展活力;现代品牌意识淡薄,无法发挥品牌优势等。比如,有的老字号企业拥有的独特文化内涵,是无法效仿的核心竞争力,具有不可估量的品牌价值,但却忽视了对这种独特文化的挖掘整理,不注重运用自己独有的文化去塑造品牌、宣传品牌、运用品牌优势寻求进一步发展,而是固守“酒香不怕巷子深”、“独此一家,别无分店”的传统观念,长久下去,市场需求就难以扩大,品牌价值和品牌效益就逐步减少。
应该看到,这些年来,各地区各部门在不断加大对老字号的保护和支持力度。比如北京就发布了保护老字号的政策措施,从去年开始设立老字号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北京老字号企业的振兴。四川也设立了扶持老字号发展的专项资金,对老字号企业恢复、改造、升级项目予以资金支持。浙江杭州制定了《杭州老字号保护规划》,就加强老字号的保护和发展提出了具体意见。去年,江苏南京帮助餐饮业老字号企业贷款超过2000万元,并按照有关法规,解决了一些老字号在拆迁重建过程中的难题。上海市黄浦区在全市率先制定了区域老字号发展规划,对区内109家老字号逐一进行调查分析,制定了分类推进的老字号发展战略。去年,商务部正式启动了“振兴老字号工程”,旨在通过全面普查、择优认定、动态管理、重点培育、保护促进、挖掘内涵、宣传推广等措施,提高全社会对老字号的重视程度,为老字号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全面促进老字号企业的振兴。
去年年底,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要加快建立支持老字号市场拓展的公共服务体系,完善老字号文化遗产和知识产权保护机制,采取有效措施支持老字号企业的改革、融资信贷、人才培育和技术改造。同时要求各商务主管部门要加强指导、制订规划、出台政策、创造环境,使老字号真正成为丰富百姓生活、弘扬民族文化、促进城市和谐的重要力量。
而作为老字号本身,则应着力做好新文章。
要加快体制创新,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实施经营创新,提高老字号竞争力;注重文化创新,提高品牌影响力。一是着力解决企业面临的老化问题,进行管理创新,理顺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自我创新与发展活力。二是着力在产品、技术和经营方式上不断创新,积极开拓大众消费市场,改造传统设备和工艺,引入现代生产方式,大力发展现代流通方式。三是坚持优秀传统、借鉴现代理念、不断丰富文化内涵,将企业文化与品牌、诚信体系相结合,以诚信维护品牌,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