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07-02-12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2007年3月23日的《中国经济时报》刊登了李丽同志的文章《理性看待中国外贸依存度》(以下简称《理性》),《理性》一文认为中国目前的外贸依存度为65%,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分析与比较。对此笔者有不同看法,主要观点如下:
第一,外贸依存度的计算公式需要修订。王梦奎、沈力生都对现在的外贸依存度公式,即外贸依存度等于外贸总值除以GDP提出了疑问。利用上述算法得出外贸依存度偏高的结论,主要是因为我国外贸加工企业的主要做法是组装加工或者代工生产(OEM)。即使在酝酿发展转型的珠三角地区也是如此,依靠增加外资数量带动经济增长依然是各地的得意之作。
但是上述传统的公式是有问题的。早在2003年4月,沈力生提出了一个计算外贸依存度的新公式:外贸依存度=外贸总额/经济活动总量,其中经济活动总量=总产出+进口=(国内产品中间使用+国内产品最终消费+国内产品资本形成)+(国内产品出口+进口)。根据上述外贸依存度新公式,可得出如下计算结果:2002年,我国的外贸依存度为16.5%、美国为9.7%、日本为9.8%、德国为24.9%、英国为17.3%、澳大利亚为16.2%、俄罗斯为24.4%。
第二,统计标准的不同影响了外贸依存度的国际比较。外贸依存度在一定程度上是反映一国经济开放程度的指标,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低于美国、日本。为什么我国的外贸依存度高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呢?造成我国外贸依存度数据过高既有我国加工贸易比例过大的不可比因素,也有中外统计标准不同带来的影响。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美国在统计GDP时,将诸如麻醉品的制造、销售和走私、卖淫等非法生产活动计算在内,我国GDP中没有这一数据,但现实中毒品、商业性交易等黑色经济又是客观存在的,数量也是惊人的。如果将此考虑在内,我国外贸依存度比现有结果还要低一些。也有人说中国GDP数据比实际数据偏高,外贸依存度会高于计算数值,那么谁能够保证外贸数据就没有夸大呢?
可见,面对新的情况,我们不能受原有理论的束缚,应以实事求是的观点来看待和分析问题。
文/孙宝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