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首页» 观点集萃

观点集萃

2006年全国市场主导品牌企业高层论坛精彩对话实录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07-03-29

【来源:中国信息报】

对话时间:2007年3月18日下午

对话地点:北京

对话嘉宾:

国务院国资委国有企业监事会主席 解思忠

国家统计局总工程师 郑京平

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改革司司长 孔泾源

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柴新建

澳柯玛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兴起

长虹电器中国营销公司总经理 陈桂青

北京派克兰蒂有限责任公司 罗建凡

湖南梦洁家纺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李菁

主持人:尊敬的各位嘉宾、诸位企业家代表和现场在座的各位朋友,这里是品牌建设与社会责任高层论坛。

中国行业企业信息发布中心之所以每年都在三月中旬召开这样一个论坛,是因为每年三月有“两会”召开,两会上透露出的很多新信息会让我们对企业未来可持续发展战略有更加深入的思考。而且,此间中央电视台有一个重大的节目――3・15晚会,它可能已经成为一个经济事件。3・15晚会不仅得到消费者的关注,而且越来越多的企业,包括国际知名企业都在关注它。选择今天这样一个时机,再次探讨品牌的树立和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我想有着非常深刻的意义。

企业家们对品牌有着自己切身的认识和感受,每个人的背后可能都会有一些我们不太清楚的传奇故事。专家们对这个话题也都有着多年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我感兴趣的话题是,到场的嘉宾们是如何理解品牌的,品牌的核心是什么?对一个企业来讲,品牌又意味着什么?

如何理解品牌

柴新建:品牌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企业必须把自己的承诺体现在品牌上,这也是社会责任的体现。品牌实际上与社会责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本身就是承诺。顾客买的东西贴了我们的品牌,就有我们的承诺。

张兴起:品牌是一个企业综合竞争力的体现,是我们对整个社会作出的承诺,也是我们整个企业信誉的体现。

陈桂青:品牌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品牌是推动企业竞争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消费者和社会对企业文化和企业价值认可的一个直接表现。

罗建凡:在我们心中,“价值”二字代表了品牌。从产品来讲,如果你拥有品牌,你就要给顾客更多的价值。从一个企业来讲,品牌无疑能带给你超过没有品牌的价值,但更深刻的含义是,一个没有品牌的企业很可能是没有存在价值的企业。

李菁:品牌不仅是一个口号,更多的是企业理念和企业文化的浓缩。我们认为品牌的最高境界应该是代表顾客的需求,比如梦洁家纺的口号是“爱在家庭”,我们希望人们看到这个品牌就能联想到家庭情感。我觉得这是品牌的最高境界。

解思忠:有一位著名的管理学家华纳思讲过,21世纪是品牌时代,是靠名字赚钱的时代。刚才各位企业界的人士都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品牌做了很好的诠释。尽管“品牌”可以做不同的解释,但构成品牌的要素都是一样的,主要有三方面:一流的产品、成功的宣传和诚信的品质。三者缺一不可。

郑京平:刚才来自企业界的几位老总从生产的角度对于品牌给出了他们的理解,我作为一名消费者想从消费的角度给品牌一个理解。我给出四个关键词:信赖、愉悦、认知和文化。信赖――一提到品牌我非常相信它;愉悦――作为消费者在消费或者共享一个品牌时,觉得很高兴;认知――能够得到广大的消费者或是一个特定消费人群的认知,这样才能够成为一个品牌。当然,认知的背后就是你这个品牌的魅力、活力和渗透力,如果有了这“三个力”,广大的消费者就会认知它。还有就是,文化――刚才有不少老总都提到文化,昨天我和他们交流的时候,大家也反复提到。文化这一关键词在品牌的创建过程、形成过程、消费者认知过程中,都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此次论坛主题选得非常好――把品牌创建、品牌建设和社会责任挂起钩来。因为,品牌不仅仅是产品价值、产品质量等技术层次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还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既然有文化内涵,那么,与社会责任挂起钩来,就显得再自然不过了。

孔泾源:就我个人的理解,所谓文化,不一定是受过很高的教育才叫有文化。受教育可以是增加文化层次的手段之一,但实际上文化是源远流长的,不一定完全和教育等同。可以这么说,品牌是经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价值。这句话可能比较抽象。说得具体化一点,比如品牌对企业来说,是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对社会的认可程度;对消费者来说,品牌是大大减少交易费用的一种标志;对社会来说,品牌和品牌普及程度是社会信誉程度发展的进程和标志;对技术创新而言,很可能品牌是创造力的认可和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