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首页» 观点集萃

观点集萃

发展现代农业需要“四新”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07-03-14

【来源:经济日报】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做好今年的“三农”工作,要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来自农业大省的安徽代表团代表在审议中认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需要“四新”――――大力培育新型产业,积极培养新型农民,倡导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努力完善新型农村金融体系。

大力培育新型产业

“我们把禽畜粪便作肥料生产有机蔬菜的同时,还把它用来生产沼气,再把沼气当作清洁能源使用,这就是循环农业。在我们村,用沼气的农户每年可增收1000多元。”谈及发展现代农业,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安庆市大观区万利农业科技示范园负责人万利云给记者举了个实例。她说,发展现代农业首先要培育新型产业,这种新型产业包括循环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

万利云代表告诉记者,她正带头建设一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她说,培育新型产业需要增强现代农业的装备水平,比如肥料、农业机械、农资等。现在农民最需要的就是低毒高效的农药和化肥,多功能、易使用的农业机械,还有可降解的地膜等生产资料。

谈及培育新型产业,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巢湖市委书记夏望平建议:一是认真抓好农业的内部调整;二是重视农产品质量,扩大无公害蔬菜的种植面积,大力培育农产品品牌;三是以工业理念发展农业,多扶持一些龙头企业,多发展一些特色产业集群,抓好农产品产业化;四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快水库和节水灌溉设施的建设,利用好农机购置补贴的惠农政策,推进农业机械的应用;五是推进农村服务社会化。

积极培养新型农民

发展现代农业呼唤新型农民,这是安徽代表团的共识。全国人大代表、合肥市市长吴存荣说,培养新型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核心。吴存荣代表说,对于几亿农民来说,最需要职业培训和技术培训,要把培养新型农民,特别是农民培训列为公共财政支农的一个重要方向。

来自农村的万利云代表深有同感。她说,现在农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中青年大多进城务工或者经商了,要加大对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培养一批新型农民。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六安市科协主席司敏说,不论是农民的劳务输出,还是新技术的使用,首先都要让农民掌握一技之长。司敏代表认为,教育是提高农民素质的基础,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还是要加大投入,重点解决农村学校规模小、布局散的问题。他说,农村学校规模小,提高教学质量难度大,应因地制宜进行一些教育资源布局调整。

倡导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

组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全国人大代表、安徽宣城市委书记方宁告诉记者,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可以解决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和大市场的连接问题,还可有效地解决长期困扰农村生产的市场信息不畅和科技支持不足两大问题。农村合作组织对农民的生产提出标准化要求并提供科技力量对农民进行指导,同时提供市场信息帮助农民销售。

万利云代表说,去年大观区成立了一个协会,面向农民开展养殖技术培训,并定期为农户发送资料。她说,组建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可以把大量的致富能手聚集在一起,共同学习致富技术,还可促进资金、技术、信息的合理流动。

“组建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不能忽视龙头企业的作用。”全国人大代表钱永言是安徽省国家级河蟹原种场场长。他建议,要制定政策、采取措施,切实支持和扶持农村各个行业的经济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的发展。

完善新型农村金融体系

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要靠政策、靠投入、靠科技、靠改革。代表们认为,加大对农村的投入,金融是个重要渠道。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进程中,必须加快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加大金融支农力度。

“首先要深入研究农村资金需求的基本特点和规律,加快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形成一个持续稳定的支持农业和农村建设的资金渠道。”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行长赵鹏认为。

赵鹏代表建议:一是健全和强化监管体系,在县一级设立银行业监管机构;二是加大政策性金融的支农力度,鼓励农业发展银行逐步开展农业综合开发、农业小企业、农村市场流通建设等贷款业务,引导国家开发银行有计划地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投入;三是充分发挥农业银行的支农作用,将其定位于服务县域经济和农业经济;四是以各种贴息作为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