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首页» 观点集萃

观点集萃

破解农产品物流怪圈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07-01-25

【来源:国际商报】

时下,人们往往喜欢把目光投向第三方物流、国际物流,而对于关系民生的农产品物流却很少有人问津。这种偏爱似乎有点离弦。其实,农村物流是影响我国物流现代化进程的关键之一,是我国物流发展不可或缺的生力军。

  农产品物流渐成热点

  我国农产品物流的发展,远远不能满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如何加快现代农产品物流发展,开始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中国物流采购联合会会长陆江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推进农产品的物流:必须加快农产品加工配送基地建设,加强产后的包装、加工和配送管理;必须打破地区封锁,建立农产品物流的“绿色通道”。

  这些关注迎来了农产品物流发展的春天,各种相关政策开始出台。特别是1999年以来,国家12个部委开展了农产品的绿色通道、绿色市场、绿色消费的“三绿工程”建设,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至今已经开通全国铁路、公路绿色通道20多条,总里程6.7万多公里,省际间绿色通道130多条,省市内绿色通道210多万条,总里程达4万多公里,初步形成了四通八达、高效快捷的绿色通道网。2006年1月16日,全国“五纵二横”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全部开通。按照交通部、公安部、农业部、商务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务院纠风办等联合制定的《全国高效率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建设实施方案》的布局规划,全国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按期建成。

  找寻农产品物流的短板

  奇怪的是,一系列相关的政策如“绿色通道”政策的出台并没有带来农产品物流效率和规模的提升,许多鲜活农产品物流发展反而陷入了怪圈:“有物不能流,有物不敢流,有物不愿流”。

  2007年1月4日,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和新闻联播都播出了“南菜北运为何越运越赔”,“秋冬季我国蔬菜产区卖菜难”,“卖菜成本过高菜农被挡市场外”等一系列关于农产品物流的新闻,集中反映了我国当前农产品物流陷入的尴尬局面。

  这种尴尬的局面产生的根源在什么地方呢?

  事实上,农产品物流发展有三架马车:流通结构、政策协调、物流成本。三架马车的动力不足是产生尴尬的本源。

  农产品物流的流通结构是决定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关键。传统的单一农户流通型模式无法抵抗物流风险,缺乏应对物流成本变动弹性的能力。在新的物流环境要求下,应该积极开展供应链物流管理,培养供应链核心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形成“生产企业+农户”、“批发企业+农户”、“零售企业+农户”、“配送中心+农户”等多元化的物流运作模式;创新中小企业之间的物流协作模式,用协作物流、共同配送、共享物流网络等形式解决农户分散、物流分散问题;加强行业协会的作用,约束行业竞争行为,减少恶性竞争,杜绝非法竞争。

  物流的五大基点是匹配、衔接、整合、顺畅、贯通,而政策协调是促进农产品物流围绕这些基点快速发展的有效手段。农产品物流具有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涉及领域广泛、关联的部委多、复合交叉性强等特点。一系列鼓励农产品物流发展政策的出台将极大改善物流发展环境,提高物流效率。但是,没有执行力,政策就失去了生命力,没有生命力就很难有农产品物流的发展力。地方保护主义和政策漏洞的存在使得许多政策的执行举步维艰。因此,政策的协调尤为重要。切实加强政策在各级地方政府的执行、监督、反馈、优化是做好农产品物流政策协调之本。

  在一个奉行“成本控制、规模崇拜”的今天,物流的成本是直接影响农产品物流快速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当运输车辆的各种规费、保险费、折旧费、管理费、过路过桥费、燃油费以及各种政策性杂费等过高的时候,奇怪的生态圈就形成了,没有司机或者企业愿意跑农产品运输,也就很少有流通企业和个人愿意从事农产品流通,而农产品流通的减少使得“秋冬季我国蔬菜产区卖菜难”,进一步使得农民种植农产品的积极性下降,一方面农产品产区卖不出去,农民收入下降,而另一方面需求地的农产品价格却逐步抬升……

  政策协调影响了农产品流通结构和物流成本,物流成本反过来又进一步影响了流通结构和政策协调,因此,农产品流通结构是农产品物流的基础,政策协调是手段,而物流成本是决定其快速发展的关键。三架马车,缺一不可。

三架马车同时用力

  首先,要大力整顿农产品物流环节乱收费,降低物流成本。政府主管部门应该整顿农产品市场的收费,降低过高的收费标准,取消各种非法收费。要合并收费项目,解决多头收费的问题。另外,从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方面要对收费等一系列环节进行研究,包括高速公路无障碍收费,降低收费水平。目前我国高速公路收费占到鲜活农产品货物价值的30%~40%,与国外相比运费过高。这对跨区流动、长距离储藏、冷藏和销售等都是不利的,政策上应给以解决。

  其次,协调各部门、各地区之间的关系。农产品现代物流的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和环节,协调工作很难,我国应该建立农产品物流的专门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