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首页» 观点集萃

观点集萃

唐双宁:中国银行业“四大成效”与“五大挑战”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06-11-28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在26日闭幕的“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上发表演讲时说,通过不懈努力,近年来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开放取得了明显成效,各项指标大为改观,盈利能力不断增强。中国的银行业将以崭新的面貌迎来中外资银行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唐双宁说,中国银行业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显著成效集中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取得成功,极大地提升了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形象。

  其次,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农村信用社的改革试点工作有序推进,目前已取得重要进展和阶段性成果。

  再次,其他金融机构改革进展顺利,从整体上提高了中国银行业的发展水平。一是有关部门按照邮政储蓄银行的发展要求,稳步开办邮政储蓄银行机构。二是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国际先进银行为标杆,不断深化改革,加强管理,资产质量明显好转。三是城市商业银行整体状况得到改善,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同时,通过联合重组和跨区域经营,引进境外投资者,市场竞争能力不断增强。四是城市信用社加大改革和风险处置的力度。

  第四,银行业对外开放有序推进,迎来了全面开放的新局面。最近国务院颁布了《外资银行业管理条例》,标志着中国的银行业在12月11日全面开放之后,将以崭新的面貌迎来中外资银行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不过,唐双宁在同一场合还表示,在改革与发展取得历史性进步的同时,我国银行业正面临来自五个方面的巨大挑战,分别体现在: 

  一是2006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WTO过渡期结束之后,外资银行将享受国民待遇,他们在给我国银行业带来先进管理经验的同时,也必将凭借其先进的管理技术在高端客户、零售业务领域和沿海发达地区与国内银行展开“真刀真枪”的直接竞争,对此,我国的银行业必须有充分准备。 

  二是在已进行股份制改造的商业银行中,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和资本风险约束机制尚未完全形成,“三会”和高级管理层的责、权、利划分尚需要进一步规范,这些有可能成为我国一些银行的“软肋”。

  三是中国银行业对金融风险的管理能力有待加强,尤其对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的识别和监控能力尚处于起步阶段,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四是金融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与市场的需求相比还有明显差距,风险定价能力和管理信息能力薄弱,人员素质难以适应创新和竞争需要,这些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 

  五是银行业生存发展的外部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主要包括,银行业流动性过剩,盈利压力较大,不良资产处置渠道有限,不良资产核销缺乏自主权,社会诚信意识薄弱等。这些问题在不同银行的身上有不同的表现,有的相对好一些,有的相对差一些,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分类推进我国的银行业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