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首页» 观点集萃

观点集萃

“白金假期”能否取代“黄金周”?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06-11-24

【来源:市场报】

黄金周出游已成为人们的思维定势,近一两年,更多人有了“过节不出门”的想法。人们对黄金周七天假期的思考趋于理性。近日,和讯网发出呼吁,建议设立“白金假期”。

  1999年,为刺激消费疲软、拉动内需,黄金周应运而生。一经问市,便对稳定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居民的休假状况。然而在黄金周消费旺盛的风光背后,实际上是不均衡、非理性的消费行为。在商家年复一年的黄金周促销、打折等营销手段的反复刺激下,公众已经形成了一种“黄金周买便宜货”的非常态消费习惯。黄金周消费数据的激增,实际上是节前被囤积的正常消费需求在黄金周这一特定时间的集中爆发而在黄金周前后却存在明显的消费疲软期,这对我国经济持久和谐的发展极为不利。

  建立一种新的、更自由、更有效、能为现代社会带来精神和物质双重享受新的休假方式已经迫在眉睫。据和讯网一份关于“黄金周去留”的民意调查显示,超过80%的调查者表示认同“黄金周应该改为可自由支配的假期”。和讯网副总经理马小平指出:“黄金周这种集中式休假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中产阶级的需要,人们更希望在休假时间和方式上更加人性化和多元化。”为此,和讯网提出用全新的休假方式――“白金假期”。

  “白金假期”是将“五一”和“十一”法定假日中,除节日当天的两天假期提出来,形成一个4天的“白金假期”,作为“带薪休假”和年假制度之外的又一种休假形式。“‘白金假期’是将黄金周集中放假的方式改成可选择的休假方式,并非简单的取消黄金周,而是利用‘白金假期’在制度上形成休假的‘错峰’――用制度引导公众避开集中出游的高峰,自主选择出行时间。”马小平说。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追求的不断提高,休假,特别是自主休假的需求将越来越旺盛。黄金周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更贴近国际社会通行的休假制度的白金假期休假方式将会被越来越广泛的接受。更有效的公众理性休假也会促进社会和谐及经济发展。

文/董 婧 李 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