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06-10-19
【来源:新京报】
10月16日下午,北京月盛斋清真食品有限公司负责国际贸易的于鹏一直在接待一个俄罗斯客商,“最近特别忙,这位客商也在跟我们商谈清真食品出口事宜”,在电话那头,于鹏笑着说,“25号我们要去参加广交会第二期的食品展,现在,生鲜食品的定单已经有些眉目了。”
这是月盛斋第二次参加广交会,像月盛斋这样的老字号已不满足只成为中国的老字号,他们开始把目光投向海外。
老字号更具品牌优势
自从月盛斋有了出口想法,就从去年开始积极申办自营出口权,“现在终于办下来了,所以我们也有了出口定单”于鹏说。而据介绍,在今年4月春交会的时候,由于没有出口权,他们没能签下单子。
北京稻香村相比之下就没那么幸运,由于没有自营出口权,所以其出口业务一直由上海的一家经销商进行代理,其市场部员工都不清楚每年到底有多少出口额。
据了解,目前拥有自营出口权的企业大多通过网上发布供求信息、参加会展、以及跟中国驻外大使馆联系等渠道与外商联络,而没有自营出口权的企业则只能通过经销商全权办理。
老字号企业之所以对国际市场倍感兴趣,除了自身发展的需求外,还有政策因素。“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老字号企业的扶持力度,并且通过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对出口业务加以扶持”,稻香村副总池向东说。
“老字号跟其他企业一样,出口需求是企业发展的客观必然”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黄国雄说,“相比于其他企业,老字号更具品牌优势,国家也乐意进行扶持。”同时,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到来,老字号因其品牌本身是经济和文化的结合体,因此老字号企业的出口必然会加强。
产业特点成为出口瓶颈
在老字号积极向海外拓展的同时,它们自身的产业特点却暴露了其应对出口市场的不足,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地域限制、食品质量以及生产能力。
以月盛斋为例,其生产的产品为清真生熟食品,主要出口国家为中东、东南亚的穆斯林国家。而稻香村的传统芝麻饼、酥糖等食品则主要出口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家(主要是华人)。
另外,食品质量会遭受两方面的考验,一是食品自身保质期、节令性等因素使得以熟食为标志的月盛斋和以糕点为主产品的稻香村在这两种产品的出口上尚未取得较大进展。二是不同国家对食品进口的标准较为严格。因此像美国、欧洲等地始终是食品出口的瓶颈。据有关人士透露,全聚德目前尚未涉足出口业务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其主业为餐饮,而烤鸭等代表性食品受到保质期、烟熏、污染等限制。
此外,老字号企业自身的生产能力也成为其海外扩展的阻力。池向东表示,目前稻香村的生产能力不是太大,产品在国内市场就自行消化了,因此对于目前的出口“比较低调”。据了解,目前出口的老字号企业,年出口能力一般都在一二百万人民币左右,可见受生产能力的影响很大。
靠本地化战略突破
据了解,在上述的出口企业中,出口产品在保留传统的工艺、口味的同时,都进行了或多或少的改变。
稻香村总经理毕国才表示,明年3-5月份将进一步落实自营出口权,而稻香村的出口将会逐年加大。“现在我们在做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目标客户的调研,主要是东欧、东南亚和西欧的华人街地区。二是食品口味的改进,在保持传统风味的基础上,有些品种适当调整符合他们当地的口味,譬如在出口欧洲时抹上黄油等。第三就是通关的各项指标一定要比国家标准高。”
稻香村要做的这三件事都与本地化有直接关系。黄国雄认为,凡是外国的企业进入当地市场,必须实行本土化,肯德基、卖当劳乃至沃尔玛的例子已经证明了这点。而实行本地化也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开始总是在一个商圈内,譬如华人社区、唐人街等,其后慢慢扩大,寻求突破。”
但当前老字号企业的出口大多还在初级阶段,尚未进入出国开店阶段。专家认为,相比于国际连锁食品巨头,我国的老字号资金规模相差太远,到国外开店的成功几率几乎为零。因此,现在谈论“借鉴肯德基等国际巨头的模式”还为时尚早。
“对于我们来说,在国内是老字号,但在国外则是新字号”于鹏说,“因此,第一步是要让我们的企业在出口国尽快打出品牌,这才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