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06-10-18
【来源:经济日报】
企业在进行不断的升级中,管理问题往往提到企业管理者的案头。
企业成立之初就像一只小竹筏,人员、规模、赢利、抗风险能力等还比较小,但同时兼具竹筏的轻便、灵活性,善于抓住机会。随着市场竞争环境、消费需求等方面的变化,企业这只竹筏只在浅水中已经打不到鱼,或打不到足够的鱼,必须逐渐由过去的外在机会或资源导向型向内在能力与发展导向型转变,必须行驶到更深的水域靠自身实力去竞争,而这只竹筏也就越扎越大。到了一定阶段,靠拓宽竹筏面积也无力支撑的时候,企业就面临着“升级”换代的内在要求了。
从小竹筏升级成大轮船或航空母舰,船的外观、外形等都要发生变化,而最关键的是,船的制动系统、驾驶技能和驾驶人素质要求也要相应发生变化。只有完成从装备到人员,从硬件到软件,从行为到思想的一系列变化,才能真正实现系统升级。
那么,企业如何修炼内功才能真正完成系统升级?企业与企业家的升级的内在机理到底是什么呢?
首先,企业升级的前提是价值理念的升级。企业的价值理念,是解决为什么做的问题。就像船的航行首先需要解决航向问题。不同的航向和目标决定着竹筏需要升级的程度。因此,企业首先需要对市场竞争环境和自身发展有一个理性、清晰的认识和定位,立足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树立适应新环境的新的价值理念,为企业的系统升级奠定坚实基础。
其次,企业升级的核心是内在竞争能力的升级,特别是技术创新能力与资源整合能力。竹筏之所以是竹筏而不是航空母舰的根本原因,不在其规模,而在其内在动力系统。就像电脑升级的根本在软件升级一样,企业升级真正需要修炼的是内功。企业升级的核心就是对内在竞争能力进行升级,特别是技术创新能力与资源整合能力。
就当前的企业管理而言,我国企业在管理方面需要完成两个转变:一是从“杂家”到“大家”,做到融会贯通。杂家与大家的区别不在知识面的宽窄,而是是否有核心的体系和灵魂。扎在一起的竹筏与航空母舰的区别是没有真正实现内在的整合。二是从认识到行动,做到知行合一。把先进管理理论真正与我国社会经济的内在特点以及本土文化的内涵相结合。
企业升级的关键和保障是人的升级,特别是企业家的升级。划行小竹筏和驾驶航空母舰,需要的是两种不同的技能、两种不同素质的人才。两者对技术含量的要求有天壤之别。驾驶小竹筏靠个人摸索或师徒相传就可以了;而驾驶航空母舰却需要系统的专业学习和实践。而且,从管理的要求来看,小竹筏容纳的人数有限,管理起来难度较小;而操纵航空母舰,必须有训练有素的团队和非常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只有具备了掌握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高端人才,企业升级才能真正实现。
此外,当企业内部人才的成长与企业这艘船的成长不同步的时候,就会出现矛盾。从长远看,什么样的企业铸造出什么样的企业家;从短期看,尤其是转型期看,企业家特别是民营企业家,是决定企业发展的关键。很多时候二者是合二为一的。要完成企业系统升级,必须处理好二者关系。
文/天强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 祝波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