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06-10-10
【来源:国际商报】
这是不一样的
何女士是澳大利亚一家珠宝店老板,每逢香港珠宝展她都要参加。这一年,不巧她的助手在珠宝展开展前生病了。不得已,何女士只好求助于她在北京的朋友老李,“到香港待几天,费用我出。”老李如约前往,也乐得到香港玩一趟。
住进饭店的第二天一早,老李在卫生间洗漱时,忽然发现一件有趣的事:她从北京带来的卫生用品―――牙膏、香皂、洗头水……所有的品牌居然都和何女士使用的完全相同。她忙把这“奇怪”的发现告诉何女士。何女士此刻还没完全睡醒,正迷迷糊糊地坐在床上,她回了一句:“全球化嘛。”忽然她想起什么,跳下床,打开自己的行李箱。
“我给你带来了礼物,差点忘了。”何女士从箱子里拿出一套国际知名品牌的化妆品,递到老李手里。
老李接过来,一看就笑了:“我这么老了,还用它干嘛。再说,这个北京也有卖的,你大老远从澳大利亚带来,累不累呀。”
何女士含糊地说:“这是不一样的。”说完,向卫生间走去。李女士感到心中隐隐作痛。在不同的市场,买的同一个品牌,名称、包装、说明书……什么都一样,而内在的品质却不相同,这是长久以来许多中国消费者(也许还有其他发展中国家消费者)心里边的一块病。
最近发生的SK-Ⅱ事件又勾起了人们的这块心病。事件的过程如今已几乎是众所周知的了:从一名消费者起诉,到查出违禁物质,再到退货纠纷,直至在一些地方发生严重事态,人们关心的主要是产品的质量和售后服务。笔者以为,上述争议通过谈判都是可以解决的,应该只是时间问题,而下面的新闻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才涉及到更深的层次,更应当引起人们的重视和思考:
中新网9月20日电据新闻晨报报道,19日下午,就近日日本SK-Ⅱ品牌的9种化妆品被检出含有禁用物质铬和钕一事,日本驻中国大使馆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在新闻发布会上,日本驻中国大使馆一等书记官石川说,日本政府对出口物品的检验检疫是根据出口国的具体要求来进行的。具体到SK-Ⅱ化妆品一事,石川表示,事先日本政府并未接到中国政府有关对这两种金属要进行检验检疫的要求,导致了该化妆品在出口时并未接受这方面的相关检查。……在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问及,在日本国内销售的SK-Ⅱ品牌系列化妆品与在中国销售的SK-Ⅱ品牌系列化妆品是否是同样产品。石川表示……出口中国的SK-Ⅱ与日本国内产品“存在成分和颜色方面的细微差别”。
差别仅此而已?
一位外商如是说
这是很早以前的事了。在改革开放后不久,有一个时期日本家用电器大量进入中国市场,许多中国家庭也以有一两件日本家用电器为荣。但不久就查出日产某种著名品牌的电视机有问题(《国际商报》最早对此予以报道),之后又曝出销售到中国市场的某一著名品牌电冰箱在出口国属于次品。小道消息说,某些国家生产的家用电器,对在本国市场销售、销往发达国家和销往中国的,是使用不同的标准的,其中的零部件也不大一样。但人们并不以为意。
“你还买不买日本货?”“当然买,日本的次品也比中国的正品质量好。”这是当时中国消费者普遍的心态,也是当时中国市场的现实。
据了解,为了消费到外国产品的同等质量,当时有些出国工作的人员在回国时,宁愿在国外买全规定的免税家电,然后费钱费力地运回来。
几年以后,笔者在采访一位日本企业家时,不经意地提起这件事。那位日本企业家想了想,说,这个我不大清楚,因为我不是做这一行的。不过我想也许有一定的原因。一是中国市场的标准比较低,外国厂商可以按照中国标准来做出口。这是符合国际贸易规则的。二是如果出口到中国的产品按照出口国的标准生产,那有些产品的成本一定会很高,其价格可能中国消费者接受不了。
当时电视剧《渴望》正在热播,这位企业家风趣地用生硬的汉语引用了其中一句歌词作结:“谁能告诉我是对还是不对(错)?”对他的意思,笔者的理解是:就是出口企业,对这种做法也是心存疑虑的。
质量有无问题的界定
SK-Ⅱ符合中国《化妆品卫生规范》吗?这是个有争议的问题。按专家的说法,我国卫生部颁布的《化妆品卫生规范》明确规定铬、铬酸及其盐类、钕和钕盐类为违禁物质,但该规范指的是禁止故意添加这些元素。自然界中本身就存在这些元素,比如化妆品常用的花粉、蜂蜜等原料物质中,都存在有微量的铬和钕。照此分析,查出来这些元素并不奇怪。对此,出口方也一直在提出他们的产品没有质量问题,其中的违禁金属含量属于微量,不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出口方还提出,SK-Ⅱ中的一些“违禁元素”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就连大米中也有,吃到肚子里去也不会有问题。而据介绍,SK-Ⅱ系列产品的主要成分是从米中提取的一种酵素提取物。换言之,SK-Ⅱ系列产品中的铬和钕元素可能并非来自“添加”,而是来自原料本身成分。从目前的报道看,人们大多关注SK-Ⅱ是否“含有”某种元素,而对其是否“故意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