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06-09-18
【来源:中国商报】
在日前召开的第九届中国国际电子商务大会上,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公布了两项调查报告,报告显示,电子商务在有着庞大市场潜能的同时,也面临的最大窘境――诚信危机。
两份调查一个焦点
据“中国电子商务社会作用与影响调查”显示:中国电子商务已有很好的发展,对个人生活影响很大,近70%的公众选择从网上获取信息,近40%的公众有过网上购物经历。并且有一半以上的公众认为电子商务对中国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以及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显而易见。由此可见电子商务作为一种低成本的市场推广工具及贸易工具,是一种不可逆的趋势,有着庞大的市场潜力。
但据“中国电子商务诚信状况调查”显示,有过网上交易经历的企业对电子商务的不信任比例高达36.3%,公众比例稍低,为13.3%。在对“您对电子商务最担心的问题是什么”的回答统计中,企业中回答“诚信”的比例为23.5%,排名第一,公众中回答“诚信”的比例为26.34%,略低于产品质量。诚信成为公众和企业在网上交易时普遍担忧的问题。
而且,尽管网络诚信成为公众和企业普遍关注的问题,但是面对诚信危机,公众和企业可采取的自我防范措施十分有限,并且公众和企业也没有积极地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用户网上交易的积极性。
专家认为,网上销售一直是商家的梦想,但是在实际的交易行为中却很难实现。其主要问题在于诚信和支付。诚信问题一直是困扰电子商务的瓶颈问题,几乎在所有的网上交易中都出现过欺诈、误导和虚假、失实。除了客观的与商品、服务、实物不能真实接触这个因素之外,更多的还是利益诱导和诚信体系缺失、法律约束空白这些原因。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理事长宋玲也表示,电子商务发展到今天,面临很多发展问题,如健康、和谐、机遇等等,但电子商务诚信体系的建设才是首要的,也是必须尽快解决的问题。
电子商务诚信联盟发起单位、“中国电子商务诚信建设贡献奖”的获得者――北京云网公司于2004年在电子商务领域中率先建立了企业诚信体系,其总裁朱子刚表示,电子商务作为虚拟经济、非接触经济,虚假交易、诈骗等各种违法行为容易在这个虚拟环境中滋生,如果没有完善的信用体系作保证,生存和发展将十分困难。
信用评估当务之急
诚信问题成了电子商务健康发展的最大瓶颈,如何解决,关系到电子商务发展的未来。
据相关专家介绍,目前,大部分电子商务网站都推出了对卖方的信用评价服务,即由完成交易后的买方在自愿的基础上对卖方进行信用评估,评估结果将成为卖方的信用记录供后来者参考。买方的信用评估对卖方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卖方的贸易数量。
信用评价正成为公众和企业诚信评估的重要依据。调查表明,64.2%的公众和71.1%的企业在网上交易时会查看卖方的信用评价,这显示了信用评价的重要性。
有专家还指出,信用评估对规范电子商务诚信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果买方在交易完成后能及时对卖方行为进行评估,并形成习惯,将在很大程度上防范卖方不诚信行为的发生。但是据调查也显示,公众或企业虽然意识到信用评价的重要作用,在具体的行动中的表现却差强人意。调查显示,公众中只有23.5%的买方“总是及时评估”卖方信用,而企业的比例仅为16.7%,40.3%的买方企业在交易完成后对卖方企业“不评估”。公众和企业的这种行为如果持续下去,将很难建立起积极的诚信评价机制。
此外,公众和企业对第三方认证机构缺乏认识,使得诚信机构的作用无法得到发挥。第三方诚信机构本身的权威性和真实性也受到用户的质疑,进一步淡化了第三方诚信机构的作用,因此未来要加强信用评估,还必须规范第三方诚信服务市场,使其发挥积极作用,在此基础上扩大对第三方诚信机构的宣传,引起公众和企业的注意。
针对这些诚信缺乏问题,宋玲认为,在诚信体系建设中还应强化电子商务行业诚信制度建设。根据电子商务行业诚信建设工作的需要,制订本行业诚信建设需要的相关制度、对失信行为的举报制度、对不良诚信信息甄别制度和被惩戒者申诉及复核制度,以及对守信企业的鼓励制度和失信企业的惩戒制度等,使诚信建设工作纳入制度化轨道。根据企业的申请,可以以强化诚信意识、促进诚信经营、防范交易风险为目标,协助企业建立形成有效的诚信风险防控机制。
当然,推进电子商务诚信宣传教育,强化电子商务企业的守信意识和诚信自律意识也不容忽视,使诚实守信逐步成为企业的理念和自觉行动。同时,加强对企业诚信管理知识的培训,通过培训使企业管理人员掌握企业诚信文化的建设、诚信管理制度的建立、诚信管理工具的应用等知识,使企业增强防范诚信风险的能力。
网络广告亟待规范
在第九届中国国际电子商务大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