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浪财经 发布日期:2014-01-02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1月2日发布观点称,中国12月份官方制造业PMI回落至51.0,显示临近年末经济增速有所放缓。这印证了摩根大通此前的预测,即此轮经济复苏或将于3季度见顶。朱海斌预计2014年中国经济增速将在今年7.6%的基础上进一步放缓至7.4%,预计2014年全年通胀率将在3.3%。
中国国家统计局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联合发布的12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为51.0(摩根大通预测:51.0;市场普遍预测:51.2),较上月的51.4出现进一步回落。12月各主要分项指数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显示临近年末经济增速有所放缓。
从企业规模来看, 大型企业PMI指数12月份下降至52.0(较之11月份的52.4);中型企业PMI下降至49.9(较之11月份的50.2);小型企业PMI则延续了前4个月下降趋势,进一步回落至47.7(较之11月份的48.3),跌至5月份以来的最低值。在经济运营整体放缓的大背景下,小型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似乎更加严峻。据摩根大通估算,大中小型企业在国家统计局PMI计算中的占比分在65%、 25%和10%左右。
12月份官方制造业PMI指数具体情况如下:生产指数为53.9,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系今年7月以来的首次下降。从企业规模来看,大型、中型和小型企业的生产指数分别为55.3(下降0.6%)、51.7(下降1.1%)和50.2(上升0.1%)。
新订单指数连续三个月下降,12月份读数为52.0,较上月的52.3环比继续回落。从企业规模来看,大型企业新订单指数12月份下降0.4%,至53.4,中型企业新订单指数仍维持在50.4,小型企业下降0.1%,至47.2。
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9.8,较上月回落0.8个百分点,自今年7月份以来首次跌至50%的临界线之下。从企业规模来看,大型企业新出口订单指数为50.7%(下降0.8%),中型企业为46.7%(下降2.8%),小型企业为50.3%(上升9.6%)。
产成品库存指数12月份降至46.2%(较之11月份的47.9),订单库存比升至1.13(较之11月份的1.09)。此外,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7.6,比上月回落0.2%。2011年5月份以来,该分项指数几乎从未突破50的临界线(除了2013年1月仅有的一次回升至50.1)。
从业人员指数12月份读数为48.7,比上月回落0.9%,该分项指数自2012年6月以来一直徘徊在50的临界线下方。购进价格指数为52.6,比上月上升0.1%。总体来看,随着整体需求复苏,PPI通缩压力得到减轻。 经济活动增速温和放缓,政策聚焦结构性改革。
朱海斌称,12月份制造业PMI印证了摩根大通此前的预测,即:此轮经济复苏或将于3季度见顶(经季节性因素调整的季度环比增速为9.1%),临近年末制造业生产增速可能出现回调(摩根大通预测经季节性因素调整的4季度GDP环比增速为7.8%)。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政策立场转变是主要原因之一,4季度政府工作重心由3季度的稳增长转向调结构。
展望未来,朱海斌预计2014年中国经济增速将在今年7.6%的基础上进一步放缓至7.4%,预计投资增长将适度放缓,消费增长将保持相对稳定,出口增长将在全球经济复苏带动下温和回升。明年CPI通胀可能逐步上行,但仍将处在温和可控的范围内。他预计2014年全年通胀率将在3.3%(较之2013年2.6%的预测值)。 宏观政策方面,摩根大通预计政策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均不会出现调整,此外央行将继续“放缓信贷增速”(即:信贷增长将放缓,但增速仍将高于名义GDP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