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商联 发布日期:2014-02-10
商务部副部长 王
超
流通业是联接生产和消费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开展流通领域节能工作,一方面有助于增强消费者的节约意识,树立新型合理的消费文化和观念;另一方面,能够通过消费引导生产,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我国十分重视流通领域节能减排,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专门提到“推广绿色消费方式”,流通领域节能减排工作进入快速发展轨道。下面我就近年来商务部开展流通领域节能减排工作的有关情况做一介绍。
一、商务部开展的节能减排工作与行业发展情况
一是建立行业法规标准体系。近年来,商务部下发了《商品零售场所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管理办法》(商务部令2008年第8号)等规范性文件,出台了工作指导意见,确定了推进生活服务业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物流、促进绿色消费等重点工作任务;推动制修订并发布了一批流通领域节能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推动绿色物流标准化进程。
二是在重点领域启动了示范工程。从2012年开始,商务部启动了流通领域节能环保“百城千店”示范工程,确定了259家示范企业;另外,在生活服务业领域开展了“绿色饭店”创建活动,将绿色客房与绿色餐饮理念融入饭店行业发展。
三是开展了广泛宣传。去年“绿创展”期间,我部联合发展改革委等8个部门开展了2012年全国废旧商品回收利用宣传活动,强化公众的资源节约意识和绿色消费理念。今年6月份,我部结合发展改革委“节能宣传周”,组织开展“反对奢侈,我倡议、我行动”专题宣传活动,促进节能产品销售使用,引导消费者进行绿色消费。
四是流通领域节能减排初见成效。各地商务主管部门制订了符合当地实际的政策支持措施,一批节能环保手段先进、节能成效显著的流通企业脱颖而出,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流通行业经营模式与消费模式正在形成。据初步调查,“十二五”期间,流通行业能耗强度与本世纪初相比,平均下降幅度超过47%,流通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日益显现,流通业对全社会节能减排的贡献度也不断提升。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和要求
商务部将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协商,共同研究支持流通领域节能环保的有关政策,探索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节能机制。同时,在以下几方面重点开展工作:
一是加快推进绿色流通。进一步转变流通领域发展方式,打造“绿色流通”,贯彻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在“百城千店”示范企业基础上,研究推广集门店节能改造、节能产品销售、节能技术服务三位一体的绿色商场,提升行业绿色发展水平。
二是研究建立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筑节能技术改造、重点推进太阳能发电技术在零售企业中的应用;根据流通领域自身特点,协调有关部门调整流通企业能耗考核的计量和统计手段,统筹设计商业建筑整体能耗考核指标,使流通企业更广泛地得到国家节能减排政策支持。
三是加大法规标准贯彻力度。进一步开展对零售业节能降耗途径、方式、考核指标体系等方面的研究,推动出台相关标准和规范性文件,同时加快研究建立零售业节能减排能耗统计制度,将绿色流通这项工作纳入制度化、标准化轨道。
四是进一步加大推进力度。要求各地商务主管部门切实转变观念,进一步提高对流通领域节能工作的认识,将此项工作列入重点工作日程;与有关部门加强配合协调,继续深入推进流通领域节能减排,加强流通企业节能管理手段、技术手段应用推广;发挥联系生产与消费的功能,以流通企业为载体,促进绿色采购与绿色消费;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引导促进生产企业进行节能改造,在全社会形成节能减排的良好氛围。
五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流通领域经济技术合作,借鉴、引进国际上在节能降耗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通过多种方式推进采用先进的节能降耗技术和管理手段,提高我国流通节能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