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首页» 观点集萃

观点集萃

流通生态巨变应对之策

来源:中商联监事会 发布日期:2014-03-18

 

中国商业联合会监事长  张庶平

  互联网商业在6亿多网民基础上崛起,又乘改革企业登记制度等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东风,势必使中国的流通生态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如下:

  ——无店铺商业上升为主流零售业态,从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10%起步,数年之内会成为首屈一指的业态;网购商品单品价值从主要是千元以下很快会覆盖至万元,甚至以上。现在不单淘宝天猫、京东商城等用网上同种商品千样选择的宏大商流,每天吸引千万客流;腾讯等移动互联网也杀将进来,用微信时刻在线的亿万人流汇集上万种类商品交换的商流。网上的消费群体不单是人数众多、购买力最活跃的中产阶级和年轻白领,闲居家中的老年人和低收入的打工者,也因送货上门、超低价格的诱惑,或手机游戏加网购奖励的刺激,而加入其中。网商的购销成交,基本都是信用平台保障、可及时朔源的交易,新消费者保护法的实施和推陈出新的激烈竞争,又迫使其主动打假、自我净化,从而逐渐获得比肩实体卖场的良好商誉;如果再能打通物流瓶颈,每天上百亿、一年达几万亿的销售额会轻易做到,即使不包括附属于实体商业的电商营业额,也将占到零售总额的半壁江山。

  ——借力网络的中小微商业企业成为流通主力军,由于不断吸纳大量的毕业学生和青年农民工白手起家,创业精神、创新能力、拼搏进取在网商这个亿万群体中尤为突出,对占距地利、坐地收租的传统商业来说,会发生巨大的“鲶鱼效应”,一个竞争充分、垄断难存的健康商业格局有望形成;流通领域的地区分割和地方保护会被自下而上打破,因为分割和保护对有形的店铺有杀伤力,无形的网购网销配上无孔不入的资金游动,就像武功中的“无影手”,可以化解“负能量”;加上三中全会减少行政干预、开放金融的政策落实,在互联网上,自由贸易的全国统一市场可望率先成形。

  ——通过团购、秒杀、网拍等百出花样,大众消费升级、时尚流行加快、年轻消费突起,不但逐步填补公款畸形消费泡沫破裂造成的空档,还会在如餐饮服务业上产生溢出效应。

  ——网上产销挂钩、城乡结合、商金融合等成为潮流,网民自发的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随处发生。

  ——社区商业多以网店形式能够市场化地落地生根,因为可以少要甚至不要铺面,没有多少租金、存货和皮费的压力,只要把小区居民的日常需求甚至偶发需求集中登记起来,通过批量网购、快捷配送,门坎低到残疾人在家都可以开店,只要稍加扶持,社区网店就能够提供有如日本711便利店一样的全方位便民服务。

  ——内外贸易统合在利用网络的民企当中普遍实现,小额进出口占比大幅提升;西部商业借助互联网获得后发优势,进出口沿新丝绸之路向欧亚腹地扩展。

  ——批发市场广泛引入网上交易、网银结算、实时信息、智能物流等电子商务,会成为中国特色批发体系的台柱子,和各类商品定价的中心地。超大网络平台自营批发,将形成新型的进出口一体采购供应的大商家。

  ——民生最难的吃药贵、看病难问题,随着互联网对流通的全覆盖而破题解难。

  之所以如此预判,理论依据是:

  市场交换源于社会分工,而互联网极大程度打破了分工的时空限制、资本制约和技术瓶颈,最大程度开发了人力资源,是如同蒸汽机带来工业革命一样划时代的技术创新。全球化的自由贸易既是互联网商业风行天下的原因,也是互联网商业天下风行的结果。以上海自贸区试验为开端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措施的落地,将大大消除对自由贸易的种种障碍,互联网商业下一步唱流通主角是必然的。

  过去一个时期,我国的经济政策有行凯恩斯需求管理理论的影子,唱主角的政府扩大投资、刺激消费,来保一时的经济增长。这不可能持续,而且带来产能过剩、环境污染、效率低下、垄断滋生、贪腐多发的后果。与此针锋相对的理论是供应创造需求的经济理论:政府简政、减税,刺激企业和个人创业、创新,靠市场力量去调度各种生产要素,增加有效供给甚至新的供给,从而增加国民收入,扩大社会需求甚至创造新的需求。互联网八、九十年代在美国兴起,诞生了世界性的网络企业,创造了全球化的信息社会,是供应学派理论践行的结果。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让市场决定资源配置,为国民经济中创造力、创新力的迸发打开了大门,天降大任,互联网商业当仁不让。须知,过时的传统理论把流通视为保障供给的生产配角,甚至认为产消直达可以省略流通;而现代经济理论则把商业视为供应“交换服务”这一大类产品的生产活动,商业就是生产服务产品的产业,理所当然,创造了不亚于制造业的劳动价值。实际上我国早都在国民核算体系中计算其产值了。由此看来,中国经济转型对流通理论研究的要求是:别光去考据它的什么“先导引导”、“后勤保障”作用,商业服务业要理直气壮地担当生产性产业主力军,其产能要增加,特别是要大大增加互联网商业这一主力军中主力军的有效供应,让企业和个人在其中大显身手,自发创造新的消费需求,自然而然的不断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转型和持续增长。

  古语有云“不审时度势则宽严皆误”,学习三中全会精神,流通主管部门不但不能越俎代庖去充主角,也不应局限在老商圈里谋划改革,而要把互联网商业这一新业态当首要抓手,认准趋势,顺势而为,甘作跑龙套的,为新主角登台鸣锣开道、保驾护航;当然,跑龙套的也负有“剧务监督”的责任。具体来说:

  ——主导思想要改变重大轻小、重国轻民、重外轻内的倾向,现代行政治理的重心是支持、扶助中小企业发展,限制大企业垄断市场,而非人为去打造所谓的商业航母。支持互联网商业,主要指的是支持在阿里巴巴、腾讯等平台上活跃的亿万商家,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把优惠政策普及到数量繁多的中小企业;制定扩大内需、增加就业、稳定物价方面政策,除问计老资格,更要调研互联网情况,倾听年轻人心声,跨越代沟,接网络地气。

  ——梳理过去制定的万村千乡、社区商业等政策,最大程度利用互联网,支持、资助、鼓励民间力量自发地下农村、进社区,从事商品购销和生产生活服务。

  ——现在营改增物流企业交税反升,主因是罚款等不能抵扣进项,商务部门有责任代表全国流通业,强力和持续地向造成公路三乱的部门和地区交涉;监控市场要把重要路段物流堵点和乱点查找、公布出来,和社会(包括官民及舆论)一道打破物流障碍;在降低物流成本方面,要通过出台扩大绿色通道适用范围等政策,制发托盘等全国统一的物流标准,帮助网络企业和实体商业加速建设智能物流网和覆盖全国或大区的开放式配送中心。

  ——发展中国家都是靠大都市吸纳农村人口,中国走城乡一体化道路,期望尽量用小城镇来解决农业人口转化,就必须制定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乃至海外公司借助互联网,把多种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从大城市外包出去给小城镇,破解其就业难题,对此应在流通布局规划中早做具体安排。

  ——互联网商业对实体商业冲击巨大的主因是:同样商品由供货商放在作二房东的各百货店、大超市摆卖,消费者到店试穿试用后再上网低价淘宝。欧美的大商场通过自采、自营甚至订制自有品牌,形成特色乃至独门生意,来与网购错位经营。马克思说贱买贵卖是商业本色。只卖不买不是真正商人,想用大店威压供货商禁网更有霸道垄断之嫌。中国传统零售业如果甘当坐收入场费、通道费的懒汉,长此下去,不单零供矛盾越来越深,随着商业地产租金高涨,商店关门歇业会大面积发生。流通管理部门必须高度重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大力督促传统零售业提升自营、自采及自有品牌占销售额的比重,尽快回归商业本色。这方面,政府联手协会,在买手资质认定、信用体系建设、标准规范实施,以及准许商业票据融资和周转、共享大数据管理供应链等方面,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协调海关等部门和台港澳侨办及驻外机构,鼓励网络购销向海外扩展,发展跨境物流,绕过贸易壁垒,扩大进出口,也使海外中小企业获益,增加当地就业,增进民间亲善交往。最大的电讯、电脑民企华为公司、联想集团利用在南美开拓电子市场的便利,已经搭建起出口当地肉类、矿产等到中国的网络商业平台,在其他国家和地区,陆续还有中国的非传统贸易企业包括IT公司按这种模式跟进。商务部门要将其纳入自己的视野,积极提供服务。

  ——现有的统计远远不能涵盖互联网商业的发展和变动情况,流通管理部门和相关协会应积极与各大网商平台合作,利用它们的大数据库,从宏观监督和微观服务的角度,对互联网商业的运行做及时的统计分析和预测。现在有把互联网商业的购销活动归类于信息消费,是不准确的。从统计口径来说,流通部门管理互联网商业责无旁贷。

  ——大宗商品批发市场电子商务,在规范的基础上还要大力发展,只要有利于实物交收,不搞成资金炒作游戏,在地方和企业自担风险的前提下,集中竞价、信用结算等与期货金融交易类似的多种方式都可应用,毕竟我国的期货交易所搞肉禽蛋菜交易不是强项。这方面商务部要为流通企业积极主张权益。

  ——曾有主张在老商界里重建类似历史上一、二级采购供应站那样的大批发公司体系,这样做成功的概率很小,但如果转换思路,倒可在网络界另辟蹊径。因为历史上的大批发站,一有银行支持的大采购资金,二有规模配套甚至自有的储运力量,三有对产消动态或供需行情的基本掌握。现在能同时做到这几条的老商业几乎没有。但是阿里巴巴等大的互联网商业平台企业,以及上文提及涉足网商的华为、联想等IT巨头,还有进军网络购销的商业地产大公司,在这三方面的雄厚实力,是老的一、二级批发站的百十倍。依靠大数据、云计算分析客户资料,让他们自营一些大品种的采购供应来,生意可以肯定畅通四海三江。现实已有成功案例:某网络企业在海外一次性采购4亿元的水产品,给大为吃惊的对方回答是,存货于自己掌握的全国储运物流网点中,分销到几百家网店,短时间就获利脱手。中等企业也可依靠互联网从事专业批发,上海白银网上交易平台,在掌握上下游供求信息基础上,专辟渠道、自营批发,从大矿业公司大量进货,批给中小白银用户,营业额已占全国购销总量15%以上,还拥有加工订货的自有品牌销给零售商。这些网商们,有开疆拓土的强烈企图心,有生意头脑,具创新精神,只要管理部门稍加引导,网络基础上的新型大批发商一定会层出不穷。

  ——商务部门作为医药品流通管理部门,因处方药特许专营的性质,有责任牵头组织搭建所有药厂对所有医院的会员制网上交易平台,以公开透明的竞价、网下买卖的禁止、大数据管理的信用,配以医药公司安全高效的配送,来取代灰色交易,降低虚高药价。现存医药品招投标办法不成功,原因在于少数中标的要在里头寻租,多数不中标的要在外面寻租。像证券交易所一样强制性地把全国医药品的买卖方都置于同一竞技场内,公平竞争,这件事非政府出头不行。

   (本文系作者在 2013年商务部专家会上就内贸工作中政府着力点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