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10-03-22
【来源:中国经营报】
两会结束,“中国的任务”立刻摆在中国各级政府的面前。围绕2010年两会上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一份交给中国执政阶层的“任务书”已经写毕,经济增长、民生为上,而所有在中国的投资、经营活动,无不在此框架下进行,这将成为在一年之中影响中国人生活的重要“预见”。
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仍然脆弱,金融领域风险没有完全消除,各国刺激政策退出抉择艰难,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主要货币汇率可能加剧波动,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加上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资源等全球性问题错综复杂,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从国内看,我国仍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进一步巩固,市场信心增强,扩大内需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效应继续显现,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和竞争力不断提高。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关键字
防通胀
政府工作报告
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预期目标定在3%左右,这综合考虑了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因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传导效应、国内货币信贷增长的滞后影响以及居民的承受能力,并为资源环境税费和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留有一定空间。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
全年看,导致通胀的因素和抑制通胀的因素同时存在:
前者主要包括:输入性通胀――中国对基础商品依赖度很高,国际市场的价格暴涨会很快传导到国内。个别商品问题可能导致全局性问题,货币和信贷的投放过大,带来流动性加大,推高了通胀预期。
抑制通胀的因素包括:农业稳定、粮食丰收成为价格保持稳定的基础――中央1号文件出台表明,2010年中央的支农惠农政策比去年更强、更有力。产能过剩抑制价格上涨――好多行业面对着产能过剩的状态,供给大于需求。此外,总需求不足也会抑制通胀发生。
央行行长周小川:
今年继续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与此同时要高度关注通胀和其他方面经济指标变化,管理好通货膨胀的预期,要在继续保持支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防止通货膨胀之间进行权衡。很难在年初时就把全年可能发生的所有事情和指标的变化都准确加以预测,所以货币政策还是要根据各项经济指标所反馈的信息来进行动态调整。
刺激政策迟早也有一个退出的问题。尽管当前经济出现了复苏的迹象,但是危机的影响还是很深重的,复苏的基础并不巩固,仍然有很多的不确定性,时不时地还有一些让许多人意料之外的事件在发生。因此从非常规的刺激政策中,退出回归到常规型的经济政策,对于这个时机的选择需要非常慎重。
关键字
GDP与经济结构调整
政府工作报告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主要是强调好字当头,引导各方面把工作重点放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上来。
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
首先我们是强化了“三农”。农业实现了连续六年保持增长、保持丰收的好结果,农民的收入、农村的面貌、农业的基础有了很大的加强。
其次,我们实施了重点产业的调整振兴规划,提出了100多项具体的政策措施,来促进产业技术进步、促进企业兼并重组、促进结构优化升级。
第三,加强自主创新。我们实施了科技重大专项,促进了企业技术进步和企业的技术改造,研究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问题。
第四,淘汰落后的产能。去年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应该说是很大的,关闭了小火电2617万千瓦,落后的炼铁和炼钢的能力分别是2000多万吨和1600多万吨,落后的水泥产能关闭了7000多万吨。
第五,大力发展服务业。去年第三产业的比重(占GDP的比重)提高了0.8个百分点,达到42.6%。
第六,加强节能减排。去年单位GDP能耗、二氧化硫和COD排放量都保持了下降的态势。
第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铁路、公路、机场、水运、重大的水利设施都加大了投入的力度,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加强了薄弱环节建设。
第八,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我们在实行东、中、西和东北地区总体地区战略规划的同时,还根据各个地区的不同特点制定了一批促进地方发展的规划和政策。
关键字
汇率
政府工作报告
2010年将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央行行长周小川:
中国经济正处在一个从传统的集中型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鉴此,汇率的形成机制、人民币的价格也会处于不断转变的动态过程。可以说,它应该适应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