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商报 发布日期:2013-01-17
尽管仍在向前发展,但国内大型零售企业已经从大踏步改为小碎步。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发布统计数据,去年全国百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零售额名义同比增长10.8%,增速相比上一年大幅度放缓11.8%,创下2005年以来新低。
其中,食品零售同比放缓14.1%;服装放缓8.1%;化妆品放缓4.3%;家电零售比上年放缓13.9%;日用品放缓12.6%。特别是金银珠宝销售比上年大减33.7%。
受宏观经济形势制约,消费者开始紧缩银根。为了在这种大背景下提振消费,政府推出了家电节能补贴、家具以旧换新等政策;零售企业则频繁造节刺激消费。但即便如此,以往商超火热的销售态势在去年大为降温。
零售业整体发展放缓,已经体现在各个业态和重点企业中。据记者了解,曾在2011年摘下全国单体百货销售额第一的新光天地,其去年销售额达到73亿元。按此增速计算,该店销售增幅为12.3%。此前该店连续三年的销售增幅都在30%以上。
不仅是百货业,属于低毛利行业的超市情况也显现出发展放缓的态势。去年底的2012零供网大会上,超市高管们分别用“难”、“累”、“急”、“熬”等字眼来形容企业的经营体会。据业界高管透露,去年,北京地区外资超市的来客率下降了5%-10%,内资超市的来客率则下降了2%-3%。来客率的降低直接导致了销售业绩的低迷。“自2011年下半年以来,超市的业绩持续下降。2012年中秋节与2011年同期相比,销售额几乎没有明显增长。”IBMG国际商业管理集团副总裁徐耿超说。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郭戈平认为,国内零售业从起步到成为流通领域的中坚力量,仅仅用了不到20年,但这种靠规模扩张的粗放式增长模式正面临终结。一家零售企业的高管认为,受经济形势和各项生活成本增加等因素影响,消费者的收入相对减少,购买力随之减弱。
在业界看来,零售业未来需要从门店质量和精细化经营上出效益。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许多企业已经针对趋缓的销售情况对企业进行了变革。
物美商业集团助理总裁种晓兵告诉记者,经过对供应链进行整合,效率有了很大提升。公司配送中心的配送额今年预计能达到80亿元,超出了当初预计的水平。“2011年底我们加强了生鲜品类的管理,在2012年整体销售不景气的情况下,蔬果品类的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20%。这意味着店铺销售还是有很大潜力可挖的。”
首家发布2012年业绩预告的上市零售企业永辉超市表示,预计去年实现净利润5亿元,在去年上半年业绩下滑近三成的情况下,实现了全年同比增长7%。其主要原因就是强化了门店的精细化管理,并严格控制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