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参考报 发布日期:2013-01-28
国家统计局 27日发布,2012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5.3%,12月当月增长17.3%。2011年12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31.5%。经济学家分析认为,从2012年9月份开始,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连续4个月正增长,说明从短期看企业经营情况在好转。
但是,12月份工业利润增速较11月出现回落,预示着2013年工业增长情况可能出现反复。从全年情况看,5.3%的同比增速比2011年回落20.1个百分点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和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情况还出现了同比下降,说明工业企业的情况差于整体经济,企业经营压力仍然较大。据机构预测,2013年我国企业经营情况可能比去年更加严峻,国企的经营困难更是有可能长期化。
利好
企业短期盈利好转
直观看,数据反映的情况还是不错的。全年增速5.3%,比1-11月份加快2.3个百分点。私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提升显著,国有及国有控股、集体企业、股份制企业、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也均延续了1-11月份的上升趋势。其中,股份制企业和私营企业利润率上涨最为显著,分别上升0 .45和0.54个点。企业去库存化态势继续加强,12月末企业产成品存货增速由11月末的7.9%下降至7.2%。
由此,工信部工业经济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文彩霞认为,12月工业盈利态势在继续稳固,未来一段时间,随着企业技术创新、产业和产品结构优化,国内市场需求稳定增长,企业利润尤其是私营企业利润空间不断加大,工业企业利润将稳步回升。
汇丰银行宏观经济分析师孙珺玮也表示,尽管单月增速受基数影响有所回落,12月工业企业利润连续第四个月录得正增长。随着经济增长在四季度筑底回升,以投资带动的总需求回暖,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加快且利润率继续回升,作为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的领先指标,汇丰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在1月份连续第五个月反弹并创两年最高水平,这预示着在经济持续复苏的前景下,工业企业利润将继续改善,这将支持企业再投资以及吸纳就业扩大生产的能力。
中国社科院工经所工业运行室副主任原磊给《经济参考报》记者分析了近来工业企业效益好转的原因:一是2012年上半年,商务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稳定出口,使得外需尽管没有得到根本性的好转,但在近期出现了明显的回升趋势。出口的好转能够带动纺织、轻工、电子信息等外向型企业效益的提高。二是在国家“扩内需”政策的带动下,2012年1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为企业效益的好转奠定了基础。
原磊预计,传统产业改造和结构调整将促进工业经济增长动力机制转变,提高技术创新在促进工业增长中的作用,相信2013年上半年企业效益将继续延续现在的好转趋势,维持在15%-20%之间。
隐忧
经营压力仍然较大
然而如果进行趋势对比的话就会发现,27日发布的数据预示着工业运行情况在2013年还可能有所反复,企业经营压力仍然较大。数据显示:2012年12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17.3%,较11月回落5.5个百分点。相比1-11月,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012年全年利润同比增长行业从30个下降至29个,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由盈利转为亏损。
事实上,一些学者对今年的工业形势并不乐观。“2013年,我国工业经济运行可能进入最近一轮调整周期的尾声,保持工业稳定发展的有利因素虽然不少,但各方面的压力还比较大,回升的基础还比较脆弱,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可能会对工业运行带来不可预见的冲击。”国家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陈强认为,2011年以来我国经历的工业调整,并不是一个小周期层面的调整,而是一个较长的中期产能调整过程,整个工业增速下滑的时间、幅度可能超过之前的预期。“我们认为,在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之前,经济将迎来漫长的转型痛苦期,大部分行业包括一些垄断行业的日子都会很紧、很难过。”
企业的情况很可能还不如工业整体的走势,毕竟统计局公布的是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数据。尽管企业利润数据从去年9月份就开始转正,但是中国社科院中小企业研究中心主任罗仲伟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中小企业经营情况“没有大的恢复”。从他最近走访的多家企业情况看,尤其在珠三角等东南部沿海地区,企业主对未来的市场形势并不乐观。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说,去年以来,受国内外因素影响,我国经济增速下滑,多数企业效益明显下降,亏损面大幅增加。这里既有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复苏缓慢的冲击和影响,也是我国长期存在的经济结构、发展方式不平衡性、不可持续性在新形势下矛盾凸显的表现。虽然去年四季度以来经济增长已呈见底趋稳的明显迹象,但在相当一个时期我国企业发展将会面临严峻挑战。
更进一步说,2013年的企业生存环境甚至可能不如2012年。“我对2013年经济的看法是以稳为主,但我觉得平稳的条件下企业的日子并不会好过。这种转型孕育着企业的全面洗牌,可能有好有坏,坏的全面退出,好的不断成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张立群说。
预警
国企困难将长期化
27日发布的数据中有一个非常扎眼的数字,就是2012年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5.1%。这与前两年国企的快速扩张和高福利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占工业企业利润四成有余的国有企业利润同比下降5.1%,较2011年下滑20个百分点,私营企业利润仍然取得了同比20%的增长。说明私营部门是创造就业的生力军,决策部门应当善待私营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鼓励并支持私营经济的发展。”孙珺玮点评说。
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胡迟也说:“从结构上看,国有企业的实现利润状况值得重视。”据他分析,这可以理解为,2012年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受经济放缓的影响更为显著,目前的经济回暖还不足以把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益拉回来。换言之就是国有企业经营的“速度—效益”型特征较之其他类型的企业更为明显。胡迟表示,从改革与发展的角度看,国有企业所面临的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以及抵御成本上升压力的任务更加艰巨。国有企业要在与其他企业的竞争中胜出,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继续发挥重要的主导作用,就必须深化改革,建立更加适合市场竞争的体制机制。
据国研中心企业所预测,如果没有大的制度和技术创新,国有企业经营困难有可能长期化。该所所长赵昌文向《经济参考报》记者介绍说:“我们在去年的调研中,企业普遍反映,对未来形势看不清,感觉存在许多不确定性。我们认为,此次国有企业效益下滑,不是偶然现象,是长期以来国有企业速度效益型增长方式的直接反映和必然结果。在今后一段时期经济处于中速增长,市场竞争加剧情况下,部分国有企业经营困难的情况可能会长期存在甚至进一步发展。”赵昌文给出了做出这一判断的四点理由:
中国经济增长开始由高速向中速转换,“十二五 ”期间乃至未来10-20年我国潜在经济增速呈减缓趋势似乎已成定局;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升级的攻坚阶段,国有企业过去依赖的投资驱动优势和政策优势难以再现;资本密集、重资产、规模大是国有企业的显著特征,在市场需求放缓和外部环境变化时,重资产大企业短期内更难及时调整,固定成本和巨额折旧短期内难以降低,因此更容易产生大幅度亏损;国有企业长期存在经营效率偏低、市场开拓能力弱、控制成本能力较低等自身弱项,在短期内难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