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首页» 滚动要闻

滚动要闻

交通银行:4月出口数字繁荣背后隐含热钱流入

来源:网易财经 发布日期:2013-05-09



4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3559.6亿美元,扣除汇率因素,增长15.7%。其中出口1870.6亿美元,同比增长14.7%;进口1689亿美元,同比增长16.8%;贸易顺差181.6亿美元。
4月份出口同比增速如期稳固在14.7%的高位,延续了两位数增速的“数字繁荣”,主要原因有三点:
一是去年同期低基数效应推动。从2013年全年的出口基数效应分布情况看,受益于去年同期较低出口金额的影响,在4月当月14.7%的同比增速构成中,基数效应大约贡献了22个百分点的正向拉动作用。低基数效应推动着4月出口同比延续了“两位数增速的繁荣”。
二是源自东盟等区域市场出口需求的周期性回暖。从分国别和地区的出口同比增速看,4月份中国对东盟出口同比增速进一步攀升至37.23%,明显高于上月11.62%的同比增速。由于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处相近的文化圈内,双边贸易成本普遍较低;同时受益于国际加工制造业梯度产业链条形成的中国与东盟紧密的上、下游分工格局,区域市场的周期性回暖推动了4月中国出口的继续向好。此外,虽然4月中国对美、日、欧盟(G3)地区的出口同比分别低至-0.06%、-1.23%和-6.4%,但相比3月份对美国-6.5%、对日本-10%、对欧盟-14.02%的负增长,4月份中国对发达市场的出口跌幅也已经开始明显收窄,整体趋好态势明显。
三是可能受近期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推动,部分海外资本继续借道香港转口贸易流入国内,从而推动4月出口同比继续高增长。从中国对香港的出口占全部出口总量的比值看,虽然在4月份国家外管局和海关总署加大对虚假贸易查处力度后,出口香港/出口总值这一比值已经从3月份的26.55%历史超高位回落到了4月份的21.10%;且中国对香港出口同比增速也由3月份的92.9%跌落至4月份的57.08%,增速几乎“腰斩一半”,但无论从出口香港/出口总值还是从出口同比增速看,4月中国对香港转口贸易依然“虚高不下”。
综合4月份分区域出口和整体出口增速数据,我们认为,4月中国出口“数字繁荣”的背后,存在三个明显的悖论,应该在很大程度上隐含了部分热钱流入的身影。
首先,4月对香港出口数字虚增存在两个明显的悖论。第一个悖论:4月对香港出口/全部出口占比依然高达21.1%,这一比值远超历史平均的15%-17%,在美日欧等海外发达经济体终端需求弱复苏的大背景下,对香港的转口(中转贸易)需求短期内不可能如此大幅度的增长。短期内对港高出口占比与发达经济终端消费需求弱复苏事实不符,此为第一个悖论。第二个悖论:4月中国对港出口同比增速“腰斩一半”与4月当月中国整体对外14.7%的高增长,以及与4月份中国对美、日、欧出口回暖的事实不符。从统计数据看,4月份中国对香港出口同比增速也由3月份的92.9%跌落至4月份的57.08%,而同期中国整体出口却由3月份的10%进一步攀升至14.7%,从历史数据看,这与以往中国出口状况明显不符;同时,3月份对美国-6.5%、对日本-10%、对欧盟-14.02%的负增长,4月份中国对发达市场的出口跌幅也已经开始明显收窄,4月源自欧美终端市场的趋好态势与对港出口增速“腰斩一半”不符,此为第二个悖论。
其次,中国整体的出口持续高增与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存在悖论。第三个悖论:从理论上讲,在我国既有的资源要素禀赋下(可能目前仍然是劳动力成本相对占优),短期内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持续升值,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挤压微观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不利于出口的持续激增,因而理论上会看到“币值劲升、出口下滑”的格局。但事实上,从PMI新出口订单持续数月的下滑走势看,虽然当前人民币持续的升值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打压了出口企业前景预期,不利于出口的持续增长。然而,从国家外管局与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看,我们却发现“出口同比多增与人民币币值劲升”并存,此为第三个悖论。
悖论背后,究其原因,我们认为,在4月市场普遍预期欧央行、澳大利亚央行等海外发达经济体调降基准利率的背景下,受“中、外利差倒挂”预期的驱使,又开始出现海外资本借道经常项目账户流入国内;而近期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持续单边升值,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市场上普遍存在的“热钱借道流入-人民币升值-热钱借道流入”这一适应性预期。
4月份进口同比增速16.8%的超预期增长,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内需求已有所恢复。具体原因有三点:
一是去年同期低进口金额形成的基数推动效应。去年4月当月进口金额仅1448亿美元,远低于去年三月份1603亿美元,考虑到低进口金额的基数推动效应,今年4月份中国进口同比增速表现强劲。
二是随着4月国内房地产投资的持续回暖以及前期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陆续开工,在大型投资项目带动下,与其相关的铁矿砂及其精矿等部分大宗商品进口开始回暖,内需回稳对进口的拉动作用开始有所显现。4月铁矿砂及其精矿进口金额同比回升至16.57%(3月份3.45%),进口钢材金额同比增速回升至4月份的-0.96%(3月份-12.6%)。在大型投资项目带动下,进口内需开始有所显现。
三是微观制造业的自主性投资有所恢复。设备制造业(机电产品、汽车和汽车底盘)、金属制品业(未锻造铜及铜材、未锻造铝及铝材、金属加工机床)的进口增速,基本反映了国内微观实体制造业的景气状况。从4月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的进口需求同比变动看,虽然仍属于负增长阶段,但降幅明显收窄,表明微观制造业实体的自主性投资需求已有恢复性增长。
其中,设备制造业中的机电产品4月进口同比增速攀升至29.84%(3月份同比22.97%),进口的汽车和汽车底盘4月同比增速回升至-5.6%(3月份同比-26.79%);4月份金属制品业中的未锻造铜及铜材同比-24.45%(3月同比-33.24%)、未锻造的铝及铝材4月同比-17.13%(3月同比-26.92%)、金属加工机床4月同比-17.13%(3月同比-26.92%)。虽然金属制品业的进口需求同比仍属于负增长阶段,但微观制造业实体的自主性投资需求已有所恢复性增长。
预计5月份出口同比增长仍将在保持在较高水平。预计从二季度起,中欧双边贸易将趋于回暖趋,同时,就中日长期贸易发展趋势来看,随着中日韩自由贸易区(FTA)谈判的重启,未来自贸区内贸易成本的削减应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东北亚区域的继续向好,未来中日贸易继续下滑的概率不大;而来自美国市场的出口需求则将明显好转,源自拉美、东盟等新兴市场的出口需求也将表现强劲。整体看来,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也比去年有所改善,但制约因素错综复杂,挑战和压力仍然较大。如果外部环境不发生大的变化,2013年全年中国进出口将延续平稳增长态势,增长速度有望略高于上年,但大幅回升的可能性不大。
预计5月份进口同比将继续保持较高增长态势。
我们认为随着微观企业主体进口需求的进一步回复,以及国内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的继续回升,未来数月我国的进口需求仍将保持较高增速。此外,为有效减轻近期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持续升值压力,未来国家可能将加大进口外贸再平衡的调整力度。在政策继续鼓励进口、进一步减轻顺差性失衡的战略取向下,5月份进口也有望继续增加。